时间:2017-07-10 20:39:19
1、选择题 下列过程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①白色的硫酸铜粉末久置于空气中变成蓝色?
②同素异形体之间的相互转化?
③胶体的电泳?
④十水合碳酸钠的风化?
⑤氯化钠溶液通电后导电?
⑥给装有氯化铵的试管加热,管口又有白色晶体产生?
⑦某些金属的焰色反应.
A.只有②③⑥
B.只有①③⑦
C.只有③⑦
D.只有③⑤⑦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分析:①白色的硫酸铜粉末久置于空气中变成蓝色,是由于硫酸铜粉末吸收了空气中的水蒸气,生成了五水合硫酸铜;
②同素异形体是指同一种元素形成的不同的单质;
③胶体的电泳是指胶体的胶粒吸附胶体中的离子带电,在电场作用下向与其电性相反的电极移动的现象;
④风化是指结晶水合物在空气中失去结晶水的过程;
⑤氯化钠溶液通电后,生成氢氧化钠等新物质;
⑥氯化铵的试管加热,分解生成氯化氢和氨气,氯化氢和氨气在管口又反应生成白色晶体氯化铵;
⑦氯化钠进行焰色反应,属于物理变化.
解答:①硫酸铜粉末吸收了空气中的水蒸气发生反应:CuSO4+5H2O=CuSO4?5H2O,由白色粉末变成蓝色晶体,属于化学变化.故①错误;
②同素异形体形成的不同的单质,是指不同种物质,如红磷和白磷,金刚石和石墨等,它们相互间转化生成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②错误;
③胶体具有吸附性,胶体的胶粒吸附胶体中带电荷的离子带电.如氢氧化铁胶体的胶粒吸附三价铁离子,带正电荷,通电后,氢氧化铁胶体的胶粒向阴极移动,产生电泳现象,属于物理变化.故③正确;
④风化是指结晶水合物在空气中失去结晶水,如五水合硫酸铜在空气中:CuSO4?5H2O=CuSO4+5H2O,由蓝色晶体变成白色粉末,属于化学变化.故④错误;
⑤氯化钠溶液通电后导电发生反应:2NaCl+2H2O 2NaOH+Cl2↑+H2↑属于化学变化.故⑤错误;
⑥给装有氯化铵的试管加热,氯化铵分解:NH4ClNH3↑+HCl↑,氯化氢和氨气在管口又反应生成白色晶体氯化铵:NH3+HCl=NH4Cl属于化学变化.故⑥错误;
⑦氯化钠在火焰上灼烧,进行金属钠焰色反应,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⑦正确;
故选C.
点评:化学变化的实质是有新物质生成,解答本题时须从概念入手,分析各选项是否有生成新物质,即可解题.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有关下图所示化合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既可以与Br2的CCl4溶液发生加成反应,又可以在光照下与Br2发生取代反应
B.既可以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又可以与NaHCO3溶液反应放出CO2气体
C.可以催化加氢
D. 1mol该物质最多可与7mol H2反应
E.该化合物有4种官能团
F.可以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可知,分子中含有2个酯基、1个酚羟基、1个醚键、1个碳碳双键和2个苯环,所以选项ACD都是正确的,B不正确,酚羟基不能和碳酸氢钠反应生成CO2气体,答案选B。
考点:考查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
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和重要的考点之一,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试题基础性强,侧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解题方法的指导。该题的关键是准确判断出分子中含有的官能团,然后依据相应官能团的结构和性质,灵活运用即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辑推理能力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含下列离子的溶液均不能大量共存,但原因不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①.H3O+、NO3-、Fe2+、Na+;②.Fe3+、NO3-、I-、K+;③.K+、Na+、H+、S2O32-;④.Cu2+、NH4+、Br-、OH-.
A.①
B.②
C.③
D.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分析:根据离子的性质,判断离子之间能否发生:生成沉淀、气体、弱电解质、互促水解或者氧化还原等反应,从化合价的是否变化的角度判断是否氧化还原反应.
解答:①在酸性条件下NO3-与Fe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共存,不符合题目要求,故①错误;
②在酸性条件下NO3-、Fe3+与I-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共存,不符合题目要求,故②错误
③在酸性条件下S2O32-自身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存在,不符合题目要求,故③错误
④Cu2+、NH4+与OH-发生复分解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不是氧化还原反应,符合题目要求,故④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离子反应,题目难度不大,本题注意题目要求,答题时一定要注意审题,注意题中隐含信息,学习中注重相关知识的积累.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下列电离方程式错误的是
A.Al2(SO4)3=2Al3++3SO42-
B.NaHCO3=Na++H++CO32-
C.Ba(OH)2=Ba2++2OH-
D.NaHSO4=Na++H++SO42-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分析:先判断电解质的强弱,强电解质用“═”,电离方程式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和电荷守恒,并注意原子团不可拆分来解答.
解答:A、Al2(SO4)3为强电解质,电离方程式为Al2(SO4)3=2Al3++3SO42-,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和电荷守恒,故A正确;
B、NaHCO3为强电解质,电离方程式为NaHCO3=Na++HCO3-,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和电荷守恒,故B错误;
C、Ba(OH)2为强电解质,电离方程式为Ba(OH)2=Ba2++2OH-,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和电荷守恒,故C正确;
D、NaHSO4为强电解质,电离方程式为NaHSO4=Na++H++SO42-,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和电荷守恒,故D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电离方程式的书写,明确电解质的强弱、物质中的原子团及电离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即可解答,注意强酸对应的酸式酸根离子与弱酸对应的酸式酸根离子的不同,难度不大.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下列关于常见的有机物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乙酸和油脂都能与NaOH溶液反应
B.苯和甲烷都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乙烯和甲烷不能用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鉴别
D.糖类和蛋白质都是人体重要的营养物质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