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7-10 19:33:31
1、选择题 离子方程式H++ OH -= H2O所表示的反应是( )。
A.所有酸和碱之间的中和反应
B.强酸溶液与强碱溶液生成可溶性盐和水的反应
C.所有可溶性酸和可溶性碱之间的中和反应
D.所有强酸和强碱之间的中和反应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试题解析:离子方程式H++OH-=H2O表示强酸和强碱的中和生成可溶性盐和水的反应,故选B。
考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本题难度:一般
2、填空题 (8分)写出下列过程的离子方程式。
⑴除去铁粉中混有的铝粉
⑵除去CO2中混有的HCl
⑶NaAlO2溶液中通入少量CO2
⑷1 mol/L 100 mL FeBr2溶液中通入2.24 L Cl2(标准状况)
参考答案:⑴ 2Al+2OH—+2H2O=AlO2—+H2↑
⑵ H++ HCO3—= H2O +CO2↑
⑶ 2AlO2—+ CO2 + 3H2O ="2" Al(OH)3↓+ CO32—
⑷ 2Fe2+ + 2Br—+ 2Cl2 = 2Fe3+ + Br2 + 4Cl—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填空题 现有含淀粉、NaCl、Na2SO4、CaCl2的混合溶液,选择适当的试剂和方法从中提纯出NaCl晶体。相应的实验过程如下:
(1)a.操作①是利用胶体中胶体粒子__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透过半透膜,溶液溶质分子、离子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透过半透膜进行分离提纯。
b.如何用实验证明淀粉未透过半透膜而Cl-已透过半透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
(2)写出上述实验过程中所用试剂:
试剂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试剂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判断试剂①已过量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加入试剂②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5)操作④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a.不能; 能;
b.用两支试管分别取半透膜外的溶液,往其中一支试管滴加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Cl-已透过半透膜;往另一支试管滴加碘水,溶液不变蓝,说明淀粉未透过半透膜。
(2)氯化钡溶液;稀盐酸
(3)静置,向上层清液中滴加少量氯化钡溶液,没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氯化钡溶液已过量。
(4)BaCl2+Na2CO3=2NaCl+BaCO3↓ CaCl2+Na2CO3=2NaCl+CaCO3↓
(5)蒸发(结晶)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解释下列操作或事实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把钠投入水中:2Na+2H2O2Na+ + 2OH-+O2↑
B.把铜片放入氯化铁溶液中:Cu +Fe3+ Cu2+ +Fe2+
C.铝制容器不能长期存放碱性食物:2Al + 2OH-2AlO2-+ H2↑
D.向海带灰浸出液中加入硫酸、双氧水:2I-+2H++H2O2I2+2H2O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不生成氧气,错误,不选A;B、电荷不守恒,错误,不选B;C、原子不守恒,反应物应该有水,错误,不选C;D、海带中含有碘离子,被双氧水氧化成碘单质,正确,选D。
考点:离子方程式的判断
本题难度:一般
5、填空题 (9分)在下列物质转化中,已知A是一种正盐,D的相对分子质量比C的相对分子质量大16,E是酸;当X无论是强酸还是强碱时,都有如下的转化关系:
说明:当X是强酸时A、B、C、D、E均含同一种元素;当X是强碱时,A、B、C、D、E均含另外同一种元素。(已知H2CO3、H2S、H2SO3、H2SiO3皆为二元弱酸)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是 ,Y是 ,Z是 (填化学式,下同)。
(2)当X是强酸时,E是 ,写出B生成C的化学方程式: _____ 。
(3)当X是强碱时,E是 ,写出D生成E的离子方程式: _____。
参考答案:(1)(NH4)2S ;O2 ; H2O;
(2)H2SO4;2H2S+3O22SO2+2H2O
(3)HNO3;3NO2+H2O ="=2" H++2NO3- +NO。
本题解析:C→D相对分子质量增加16,说明有O参与反应,D可能是氧化物,E应该是含氧酸,说明Z是H2O,Y是提供氧的物质。连续氧化再与水作用生成酸,可能是N和S元素间化合物的转化:正盐与碱反应符合上述关系应是铵盐:A与碱生成NH3,氧化成NO,再被氧化为NO2,最后与水生成HNO3;正盐与酸反应生成物符合上述关系的硫化物:A与酸生成H2S,氧化成SO2,再被氧化为SO3,最后与水生成H2SO4,可推测A为(NH4)2S,当X是强酸时,B、C、D、E分别为H2S 、SO2、SO3、H2SO4。当X是强碱时, B、C、D、E分别为NH3、NO、NO2、HNO3 。
考点:了解常见的非金属元素单质其化合物的性质及用途。
点评:本题考查氮与硫的化合物的化学性质及相互转化关系,平常学习应注意总结一些连续反应,如连续氧化反应常见的为N、S、C等的一些化合物。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