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试题《铁》高频试题特训(2017年最新版)(五)

时间:2017-07-10 18:26:43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由于Fe(OH)2极易被氧化,所以实验室里很难用亚铁盐溶液与烧碱反应制的白色纯净的Fe(OH)2沉淀。应用如图所示的电解实验可制得白色纯净Fe(OH)2沉淀,两电极的材料分别为石墨和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电极发生的电极反应:4OH--4e-=O2↑+2H2O
B.为了在较短时间内看到白色沉淀,可适当加大电压
C.c可以是氯化钠溶液,d可以是苯
D.为了在较短时间内看到白色沉淀,可以剧烈地搅拌溶液


参考答案:BC


本题解析:A.a连接电源正极,为电解池的阳极,发生Fe-2e-=Fe2+,故A错误;B.短时间内看到白色沉淀,适当增大电源电压、适当缩小两电极间距离可增大反应的速率,故B正确;C.苯的密度水的小,不溶于水,可隔绝空气,防止氢氧化亚铁被氧化,C正确D.剧烈地搅拌溶液 ,能促使氢氧化亚铁被氧化,故D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制印刷电路时常用氯化铁溶液作为“腐蚀液”,发生的反应为2FeCl3+Cu=2FeCl2+CuCl2。向盛有氯化铁溶液的烧杯中同时加入铁粉和铜粉,反应结束后,下列结果不可能出现的是
[? ]
A、?烧杯中有铜无铁?
B、?烧杯中有铁无铜
C、?烧杯中铁、铜都有?
D、?烧杯中铁、铜都无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下列有关金属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目前我国流通的硬币是由合金材料制造的
B.铁是人体必需的元素之一,主要以二价铁的形式存在血红蛋白中
C.目前人类使用最广泛的金属材料是铝合金
D.日用铝制品表面覆盖着氧化膜,对内部金属起保护作用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目前我国流通的硬币有1角、5角、1元三种面值。其中1角的为不锈钢即铁合金;5角的为钢芯镀铜,属于合金,1元的为钢芯镀镍也属于合金材料。正确。B.铁是人体必需的元素之一,主要以二价铁的形式存在血红蛋白中铁是人体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主要以+2价Fe的形式存在于人体血红蛋白中的血红素内。血红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8000,其中铁的质量分数为0.33%,即每个血红蛋白分子中铁的原子个数为4个。高铁血红蛋白对人体会产生危害。正确。目前使用最广泛的、用量最大的金属材料是铁合金。错误。D.Al是比较活泼的金属,但由于它在常温下容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产生致密的氧化物薄膜,对内层的金属起到了保护作用。所以有一定的抗腐蚀性能。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4、推断题  甲、乙、丙三种物质之间有如下转化关系

(1)若乙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有血红色出现,则甲物质是:_____________。写出“甲→乙”转化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甲是不溶于水的白色粉末状物质,既能溶于盐酸又能溶于氢氧化钠溶液,则乙是___________。写出“乙→丙”转化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Fe2O3;Fe2O3+6H+==2Fe3++3H2O?
(2)Al2O3;Al3++3NH3·H2O==Al(OH)3↓+3NH4+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将一定质量的铁、氧化铁、氧化铜的混合物粉末放入100mL4.40mol/L盐酸中,充分反应后产生896mL?H2(标准状况),残留固体1.28g.过滤,滤液中无Cu2+.将滤液加水稀释到200mL,测得其中c(H+)为0.400mol/L.已知Fe+2Fe3+=3Fe2+,且氧化性:Fe3+>Cu2+.则原混合物中单质铁的质量是(  )

A.2.4g
B.3.36g
C.5.60g
D.10.08g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4 5 6 下页 尾页 5/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