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知识点总结《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高频考点预测(2017年最新版)(七)

时间:2017-07-10 18:07:53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实验室中,有关试剂的保存方法错误的是(?)
A.烧碱溶液保存在磨口玻璃塞的试剂瓶中
B.液溴用水封保存
C.少量金属钠保存在煤油中
D.浓硝酸保存在棕色细口瓶中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A、烧碱溶液能与玻璃中的二氧化硅反应生成具有粘合性的硅酸钠,容易将瓶口和瓶塞粘结在一起,故烧碱溶液盛放在带橡皮塞的玻璃瓶中,错误;B、液溴易挥发,保存溴时应加入少量水,正确;C、金属钠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反应,须保存在煤油中隔离空气,正确;D、浓硝酸见光易分解,须存放在棕色细口瓶中,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2、实验题  下面是实验室制取少量固体氧化铜的实验,根据实验步骤,回答有关问题。

(1)调整天平零点时,若指针偏向左边,应将右边的螺丝帽__________(填“向左”或“向右”)旋动。
(2)溶解样品时要用到玻璃棒,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生成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加热蒸发过程中要用到玻璃棒,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过滤中要用到玻璃棒,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洗涤沉淀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洗涤沉淀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了检验沉淀是否洗涤干净,应在最后一次的洗涤液中加入__________溶液。
(7)最后一步操作中也要用到玻璃棒,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向右 (2)搅拌,加速固体物质的溶解 (3)Cu2++2OH- ="===" Cu(OH)2↓ (4)搅拌,防止液体物质飞溅 (5)引流 (6)除去沉淀中夹杂的可溶性杂质 向过滤器中加入蒸馏水浸没沉淀,等水滤完后,再加蒸馏水,如此操作2~3次 BaCl2 (7)转移固体物质


本题解析:制取CuO的反应原理是
CuSO4+2NaOH ="===" Cu(OH)2↓+Na2SO4

CuO从溶液中滤出时表面吸附有Na2SO4溶液,若不进行洗涤会使制得的CuO中混有Na2SO4。检验沉淀是否洗净的原理是:+Ba2+ ="===" BaSO4↓。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整理实验室化学试剂时,发现一盛有无色钠盐溶液的试剂瓶,标签破损,无法确切知道是哪一种钠盐。某同学根据中学化学知识,对该试剂可能是什么进行了如下猜想和验证,选择你认为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序号
猜想物质
检验需要试剂
操作、现象和结论
A
Na2SO4
稀盐酸、
氯化钡溶液
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滴入稀盐酸,若无明显现象,再滴入氯化钡溶液,如果产生白色沉淀,则原溶液一定是Na2SO4溶液
B
Na2CO3
稀盐酸、
澄清石灰水
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滴入稀盐酸,如果产生的无色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原溶液一定是Na2CO3溶液
C
Na2SO3
稀盐酸
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滴入稀盐酸,如果产生的气体为无色,则原溶液一定是Na2SO3溶液
D
Na2SiO3
过量稀盐酸
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滴入稀盐酸,产生白色胶状沉淀,盐酸过量时沉淀不溶解,则原溶液是Na2SiO3溶液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项中Ag+干扰;B项中HCO3-、SO32-、HSO3-干扰;C项中HCO3-、CO32-、HSO3-干扰;D想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4、实验题  Ⅰ、高纯MnCO3是制备高性能磁性材料的主要原料。实验室以MnO2为原料制备少量高纯MnCO3的操作步骤如下:
(1)制备MnSO4溶液:在烧瓶中(装置见图)加入一定量MnO2?和水,搅拌,通入 SO2和N2混合气体,反应3h。停止通入SO2,继续反应片刻,过滤(已知MnO2+H2SO3=MnSO4+H2O)。

①石灰乳作用:?
②若实验中将换成空气,测得反应液中Mn2+、SO42-的浓度随反应时间t变化如右图。导致溶液中Mn2+、SO42-浓度变化产生明显差异的原因是?

(2)制备高纯MnCO3固体:已知MnCO3难溶于水、乙醇,潮湿时易被空气氧化,100℃开始分解;Mn(OH)2开始沉淀时pH="7.7," 请补充由(1)制得的MnSO4溶液制备高纯MnCO3的操作步骤:
[实验中可选用的试剂:Ca(OH)2、NaHCO3、Na2CO3、C2H5OH]。
?
?;?
③检验SO42-是否被洗涤除去;?④用少量乙醇洗涤;?⑤低于100℃干燥。
Ⅱ、锌铝合金的主要成分有Zn、Al、Cu、Si等元素。实验室测定其中Cu含量的步骤如下:①称取该合金样品1.1g,用HCl和H2O2溶解后,煮沸除去过量H2O2,过滤,滤液定容于250mL容量瓶中。
②用移液管移取50.00mL滤液于250mL碘量瓶中,控制溶液的pH=3~4,加入过量KI溶液(生成CuI和I2)和指示剂,用0.01100mol×L-1Na2S2O3溶液滴定生成的I2至终点(反应:I2 + 2S2O32- = 2I- + S4O62-),消耗Na2S2O3溶液6.45mL。
(1)判断步骤②滴定终点的方法是?
(2)计算合金中Cu的质量分数?


参考答案:Ⅰ、(1)①吸收多余的二氧化硫(1分)②O2与H2SO3反应生成H2S04(1分)
(2)①边搅拌边加入NaHCO3(Na2CO3),并控制溶液pH<7.7 (2分)②过滤,用少量水洗涤2~3次。(2分)
Ⅱ、(1)当滴入最后一滴Na2S2O3溶液时,溶液由蓝色突变为无色,且半分钟不变色(2分)?(2)0.02064(2分)


本题解析:Ⅰ、(1)①由于SO2是大气污染物,需要尾气处理,即石灰乳的作用是吸收多余的二氧化硫。
②由于氧气具有氧化性,而亚硫酸具有还原性,因此原因是O2与H2SO3反应生成H2S04导致的。
(2)要生成碳酸锰,则需要加入碳酸盐,然后通过控制溶液的pH即可产生碳酸锰。碳酸锰不溶于水,过滤得到,即步骤是①边搅拌边加入NaHCO3(Na2CO3),并控制溶液pH<7.7 (2分)②过滤,用少量水洗涤2~3次。
Ⅱ、(1)①由于碘遇淀粉显蓝色,所以指示剂是淀粉,终点时的现象是当滴入最后一滴Na2S2O3溶液时,溶液由蓝色突变为无色,且半分钟不变色。
②铜离子氧化碘离子的方程式为2Cu2++4I-=2CuI+I2,因此根据I2 + 2S2O32- = 2I- + S4O62-可知,Cu2+~S2O32-。所以铜离子的物质的量是0.01100mol/L×0.00645L=7.095×10-5mol,则合金中铜的质量是7.095×10-5mol×5×64g/mol=0.022704g,所以质量分数是0.022704÷1.1=0.02064。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A.用规格为10 mL的量筒量取6 mL液体
B.用药匙或者纸槽把粉末状药品送入试管的底部
C.过滤时玻璃棒的末端应轻轻靠在三层的滤纸上
D.停止加热时,可以用嘴吹熄酒精灯火焰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熄灭酒精灯,需要用酒精灯帽直接盖,不可用嘴吹.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6 7 8 下页 尾页 7/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