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7-10 17:59:04
1、选择题 一定条件下,用甲烷可以消除氮氧化物(NOx)的污染。已知:
① CH4 (g)+4NO2 (g)=4NO(g) +CO2 (g)+2H2O (g)? △H=―574 kJ·mol-1?
② CH4 (g)+4NO (g)=2N2 (g)+CO2 (g)+2H2O (g)? △H=―1160 kJ·mol一1
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CH4 (g)+2NO2 (g)= N2 (g)+CO2 (g)+2H2O (l) ;△H=―867 kJ·mol-1
B.若0.2 mol CH4还原NO2至N2,在上述条件下放出的热量为173.4 kJ
C.若用CH4还原l mol NOx为N2的过程中,若x=1.6,则生成0.4mol CO2
D.若用标准状况下2.24LCH4还原NOx至N2,整个过程中转移电子0.4 mol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①+②得到CH4 (g)+2NO2 (g)= N2 (g)+CO2 (g)+2H2O (g)?△H=―867 kJ·mol-1,所以CH4 (g)+2NO2 (g)= N2 (g)+CO2 (g)+2H2O (l)?△H<―867 kJ·mol-1,A不正确。0.2 mol CH4还原NO2至N2,在上述条件下放出的热量应大于0.2×867=173.4kJ,,B不正确。若x=1.6,则转移的电子数3.2,1分子甲烷被氧化失去8个电子,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可知生成二氧化碳为,C正确。甲烷的氧化产物是二氧化碳,反应中转移8个电子,D不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下列气体制备装置错误的是
A.用氢氧化钙与氯化铵制取氨气
B.用氢氧化钠与浓氨水制取氨气
C.用铜与浓硫酸制取二氧化硫
D.用铜与稀硝酸制取一氧化氮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分析:A、依据固体和固体加热制取气体的实验条件选择装置,依据气体的性质确定气体收集;
B、依据固体和液体不加热制取气体的实验条件选择装置,依据气体的性质确定气体收集;
C、依据固体和液体加热制取气体的实验条件选择装置,依据气体的性质确定气体收集;
D、依据固体和液体不加热制取气体的实验条件选择装置,依据气体的性质确定气体收集.
解答:A、实验室制氨气 是固体和固体加热制气体,试管口略向下倾斜, 氨气是比空气轻的气体,向下排空气收集气体,故A正确;
B、氢氧化钠与浓氨水制取氨气利用的是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氨水放热使氨水分解放出氨气,氨气比空气轻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故B正确
C、铜与浓硫酸加热制取气体二氧化硫,是固体和液体加热反应制气体,试管口略向上倾斜,生成的二氧化硫比空气重,可以用向上排气法收集,故C正确;
D、铜和稀硝酸反应不加热反应生成一氧化氮,一氧化氮气体比空气略重,且和氧气易反应生成二氧化氮,所以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气体制备原理及装置选择,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及反应条件,可把实验室制备气体发生装置分为:固体、固体加热型,如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固体、液体加热型,如制取氯气;固体、液体不加热型,如用稀硫酸和锌粒制取氢气.收集气体为排气法、排水法等.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下列关于陶瓷烧制过程中的守恒关系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由于整个制作过程中会造成原料(如黏土)的损失,所以质量守恒定律在此不成立
B.整个制作过程中总质量、总能量肯定是守恒的
C.整个烧制过程中质量守恒但是能量不守恒
D.因为是个开放的体系,无法讨论守恒问题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分析问题要注意选好研究的对象,守恒规律的研究对象是整个反应体系,从整个反应体系来看总质量、总能量肯定是守恒的.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已知1g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水蒸气时放出121kJ的能量,且氧气中1molO=O键完全断裂时需要吸收496kJ的能量,水蒸气中1molH—O键形成时放出463kJ的能量,则氢气中1molH—H键断裂时吸收的能量为
A.181KJ
B.436KJ
C.557KJ
D.920KJ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水蒸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H2(g)+O2(g)=2H2O(g)△H=-484kJ/mol,即H—H键形成时放出热量=(4634-496-484)/2=4363kJ,所以答案为B选项。
考点:反应热的计算
点评:本题考查了反应热的计算,属于对基础知识的考查,本题难度不大。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在相同条件下,燃烧时对大气污染程度最小的燃料是
A.氢气
B.煤油
C.煤球
D.汽油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氢气属于清洁能源,燃烧产物为水,对大气污染程度最小.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