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知识点归纳《微量元素》试题巩固(2017年最新版)(九)

时间:2017-07-10 17:50:13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化学与科学、技术、社会和环境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海市蜃楼”是一种与光学和胶体性质相关的自然现象
B.食盐中由于含适量的碘化钾因而可有效地抗核辐射
C.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1
D.福岛核电站泄露的放射性物质131I与127I互为同位素,化学性质几乎相同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描述符合事实的是
A.有机物不导电
B.金刚石是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质
C.硫酸是一种不能分解的酸
D.铵盐受热分解一定都会生成氨气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分析:根据物质的结构来分析物质的性质,有机物大多为共价化合物,则有机物大多不导电;硫酸并不是最稳定的,沸腾时会分解一部分;铵盐受热易分解,但是不一定生成氨气.
解答:解:A、有机物以共价键结合,则大多数的有机物不导电,但聚乙炔塑料就能导电,故A错误;
B、金刚石是共价键结合原子晶体,硬度大,则金刚石是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质,故B正确;
C、硫酸并不是最稳定的,沸腾时会分解一部分,故C错误;
D、氧化性酸对应的铵盐,受热不生成氨气,如硝酸铵分解生成氮气,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物质的性质,注意有机物中特殊的有机物,有机物性质的描述中一般指的是大多数的有机物, 在理解时极易造成错误理解,如有机物都不导电、有机物都不是电解质等,并应熟悉常见物质的性质与用途来解答即可.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有关氨气的实验较多,下面对这些实验的实验原理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A.氨气极易溶解于水的性质可以解释氨气的喷泉实验
B.氨气的溶解性和相对分子质量可以解释氨气的收集方法
C.铵盐的水溶性大是实验室中用NH4Cl和Ca(OH)2的混合物制取氨气的原因
D.NH3?H2O的热不稳定性可以解释实验室中用加热氨水的方法制取氨气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分析:氨气的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且氨气极易溶于水,导致氨气不能用排水法收集;氨水不稳定,受热极易分解生成氨气,氢氧化钙疏松利于氨气的排出.
解答:A、氨气极易溶于水形成压强差而产生喷泉实验,故A正确.
B、氨气极易溶于水,所以不能用排水法收集氨气;氨气的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所以可采用向下排空气集气法收集氨气,故B正确.
C、氢氧化钙疏松利于氨气的排出,与铵盐的水溶性无关,故C错误.
D、氨水不稳定,在加热条件下能分解生成氨气,所以可用加热氨水的方法制取氨气,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氨气的性质、收集方法等知识点,难度不大,明确形成喷泉实验的原理.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以下现象中,不属于蛋白质变性的是(?)
A.鸡蛋白溶液中加入食盐变浑浊
B.用福尔马林对种子消毒
C.用波尔多液杀菌
D.用氯化汞消毒医疗器械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A属于蛋白质得盐析,重金属盐、高温等能使蛋白质变性,因此B、C、D均属于蛋白质的变性。所以答案选A。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下列食品添加剂与类别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A.着色剂-亚硝酸盐
B.疏松剂—碳酸氢铵
C.调味剂-苯甲酸钠
D.防腐剂-醋酸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错,防腐剂-亚硝酸盐;C错,调味剂-醋酸;D错,防腐剂-苯甲酸钠;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8 9 10 下页 尾页 9/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