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7-10 17:49:51
1、选择题 下列几种情况,对中和滴定结果无影响的是( )
A.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后注入标准液
B.滴定管尖端未充满液体
C.滴定管中标准液在零刻度以上
D.盛未知浓度溶液的锥形瓶中有少量蒸馏水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B、C均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只有D项不产生影响,因为锥形瓶中有少量蒸馏水时对待测液总的物质的量不影响,故也不影响滴定结果,所以答案选D。
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和考点,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试题综合性强,侧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解题方法的训练。该类试题需要明确的是误差分析的总依据为:由C测==C标V标/V测 由于C标、V待均为定植,所以C测的大小取决于V标的大小,即V标:偏大或偏小,则C测偏大或偏小。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金属汞一旦洒落在实验室地面或桌面时,必须尽可能收集,并深埋处理
B.用pH计、电导率仪(一种测量溶液导电能力的仪器)均可检测乙酸乙酯的水解程度
C.邻苯二甲酸氢钾可用于标定NaOH溶液的浓度,假如称量邻苯二甲酸氢钾时电子天平读数比实际质量偏大,则测得的NaOH溶液浓度比实际浓度偏小
D.向某溶液中加入茚三酮试剂,加热煮沸后溶液若出现蓝色,则可判断该溶液含有蛋白质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金属汞深埋处理会产生Hg蒸汽,同时汞离子也污染;B.乙酸乙酯水解生成乙酸是弱电解质,导电性增加,正确;C.邻苯二甲酸氢钾可用于标定NaOH溶液的浓度,假如称量邻苯二甲酸氢钾时电子天平读数比实际质量偏大,即实际计量减小,滴定加入的体积偏大,故则测得的NaOH溶液浓度比实际浓度偏大;茚三酮广泛用于检测氨、一级和二级胺,尤其是氨基酸,故不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
A.蒸发操作时,应使混合物中的水分完全蒸干才能停止加热
B.蒸馏操作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底部
C.分液操作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D.萃取操作时,所选择的萃取剂的密度必须比水大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填空题 (6分) A、B两种溶液,一种是植物油,一种是矿物油。现各取少量,放在两只洁净的试管里,加入NaOH溶液并加热,冷却后加水振荡,A出现泡沫,B无明显现象。由此可推出:A为________________,B为___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6分) 植物油 矿物油
植物油是酯类物质,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生成的高级脂肪酸钠盐(肥皂)形成泡沫;
矿物油是烃类物质,不反应,无此现象
本题解析:植物油属于油脂,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生成的高级脂肪酸钠盐(肥皂)形成泡沫,而矿物油是烃类物质,不反应,无此现象,据此可知A是植物油,B是矿物油。
点评:该题是中等难度的试题,试题基础性强,侧重对基础知识的巩固和训练,同时兼顾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规范的实验设计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除去括号内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正确的是(? )
选项 | 物质 | 所用试剂 | 方法 |
A. | 乙醇(乙酸) | 氢氧化钠溶液 | 分液 |
B. | 乙烷(乙烯) |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 洗气 |
C. | 乙酸乙酯(乙酸) | 饱和碳酸钠溶液 | 蒸馏 |
D. | 乙醇(水) | 生石灰 | 蒸馏 |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乙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的乙酸钠与乙醇互溶,不能用分液法分离,错误;B、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可把乙烯氧化为CO2,CO2与甲烷混合使得甲烷不纯,错误;C、乙酸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乙酸钠,而乙酸乙酯与乙酸钠、饱和碳酸钠溶液互不相溶,可以用分液的方法分离,错误;D、蒸馏时,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的Ca(OH)2很难蒸出,故可得到纯净的乙醇,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