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7-10 17:49:51
1、选择题 同温同压下,容器A中HCl与容器B中NH3所含原子数相等,容器A与容器B的体积之比是
A.1:4
B.4:1
C.1:2
D.2:1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分析:同温同压下,气体的Vm相等,容器A中HCl与容器B中NH3所含原子数相等,则分子数之比为2;1,结合n==
计算.
解答:同温同压下,气体的Vm相等,容器A中HCl与容器B中NH3所含原子数相等,则分子数之比为2;1,由n==
可知,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阿伏伽德罗定律及其推论,题目难度不大,注意同温同压下,气体的Vm相等,特别是物质的分子构成特点,为解答该题的关键.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下列混合物可用溶解、过滤、蒸发的操作分离的是( )
A.混有泥沙的食盐
B.混有水的酒精
C.白糖与食盐的混合物
D.铁粉和泥沙的混合物
参考答案:A.食盐溶于水,泥沙不溶于水,通过溶解、过滤可除去泥沙,然后蒸发可得到纯净的食盐,故A正确;
B.酒精和水混溶,不能用过滤的方法分离,应加生石灰后蒸馏分离,故B错误;
C.白糖和食盐都溶于水,不能用过滤的方法分离,故C错误;
D.铁粉和泥沙都不溶于水,不能用过滤的方法分离,可用磁铁分离,故D错误.
故选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通过加入过量的化学药品,采用恰当的分离混合物的方法,除去某溶液里溶解着的杂质,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括号内的物质为杂质)( )
A.NaCl溶液(BaCl2).加Na2SO4溶液,过滤
B.KNO3溶液(AgNO3).加NaCl溶液,过滤
C.NaCl溶液(I2).加酒精,分液
D.KNO3溶液(I2).加四氯化碳,分液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实验题 绿矾(FeSO4·7H2O)是治疗缺铁性贫血药品的重要成分。下面是以市售铁屑(含少量锡、氧化铁等杂质)为原料生产纯净绿矾的一种方法:
已知:室温下饱和H2S溶液的pH约为3.9,SnS沉淀完全时溶液的pH为1.6;FeS开始沉淀时溶液的pH为3.0,沉淀完全时的pH为5.5。
(1)检验制得的绿矾晶体中是否含有Fe3+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操作II中,通入硫化氢至饱和的目的是?;在溶液中用硫酸酸化至pH=2的目的是?。
(3)操作IV的顺序依次为:?、? ___、?。
操作IV得到的绿矾晶体用少量冰水洗涤,其目的是:①除去晶体表面附着的硫酸等杂质;②?。
(4)测定绿矾产品中Fe2+含量的方法是:a.称取2.8500g绿矾产品,溶解,在250mL容量瓶中定容;b.量取25.00mL待测溶液于锥形瓶中;c.用硫酸酸化的0.01000mol/LKMnO4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KMnO4溶液体积的平均值为20.00mL(滴定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5Fe2++MnO4?+8H+→5Fe3++Mn2++4H2O)。
①判断此滴定实验达到终点的方法是?。
②计算上述样品中FeSO4·7H2O的质量分数为? _(用小数表示,保留三位小数)。
参考答案:
(1)取少量晶体溶于水,滴加KSCN溶液,若溶液不显现红色,表明溶液不含Fe3+(1分)
(2)除去溶液中的Sn2+离子,并防止Fe2+被氧化?(2分)?防止Fe2+离子生成沉淀(1分)
(3)蒸发 (1分)冷却结晶?(1分)?过滤(1分)②降低洗涤过程中FeSO4·7H2O的损耗(1分)
(4)①滴加最后一滴KMnO4溶液时,溶液变成浅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2分)
② 0.975 (2分)
本题解析:(1)检验Fe3+一般用敏感试剂KSCN溶液,方法为取少量晶体溶于水,滴加KSCN溶液,若溶液不显现红色,表明溶液不含Fe3+;
(2)通入硫化氢是为了除去杂质锡离子,同时硫化氢具有较强的还原性防止亚铁离子被氧化;FeS开始沉淀时溶液的pH为3.0,故酸化至pH=2是防止Fe2+离子生成沉淀(室温下饱和H2S溶液的pH约为3.9);
(3)从滤液中得到绿矾晶体,应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具体为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得到晶体;用洗涤的主要作用是除去表面杂质,少量冰水洗涤是降低晶体溶解,减少溶解损失;
(4)高锰酸钾溶液有颜色,可以根据颜色变化确定反应进行的程度;
根据方程式找出关系得:n(Fe2+)=5n(MnO4?)=5×0.01000×20.00×10-3=10-3mol
样品中FeSO4·7H2O的质量分数w=10-3×278÷2.8500=0.975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蒸发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等到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
B.当蒸发皿盛满溶液时,用微火加热
C.将蒸发皿放在石棉网上,用酒精灯加热
D.在蒸发溶液时,为防止污染药品,一般不用玻璃棒搅拌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