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3-05 14:53:53
1、选择题  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
| 选项 | 操作 | 现象 | 结论 | 
| A | ①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试管口 | 试纸不变色 | NH4Cl受热不分解 | 
| B | ②中振荡后静置 | 下层液体颜色变浅 | NaOH溶液可除去溶在溴苯中的Br2 | 
| C | ③加热 | 洗气瓶中溶液褪色 | 生成了乙烯 | 
| D | ④通电 | A极上有红色固体析出 | 锌的金属性比铜强 | 
参考答案:BD
本题解析:A、氯化铵固体受热分解生成氨气和氯化氢,二者在试管口遇冷又反应生成氯化铵,故湿润红色石蕊试纸不变色,错误;B、溴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易溶于水的溴化钠和次溴酸钠,可该装置除去溴苯中的溴,正确;C、加热烧瓶,乙醇易挥发,乙醇也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不能证明生成了乙烯,错误;D、通电后,A电极上有红色固体析出,说明氧化性:Cu2+>Zn2+,证明锌的金属性比铜强,正确。
考点: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分析、评价。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镍氢电池是近年开发出来的可充电电池,它可以取代会产生镉污染的镍镉电池。镍氢电池的总反应式是
1/2H2+NiO(OH)
Ni(OH)2。根据此反应式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电池放电时,电池负极周围溶液的碱性增强 
B.电池放电时,镍元素被氧化 
C.电池充电时,氢元素被还原 
D.电池放电时,氢气是负极 
参考答案:C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将等物质的量K2SO4、NaCl、Ba(NO3)2、AgNO3混合均匀后,置于指定容器中,加入足量的水,经搅拌、静置、过滤。取滤液,用铂电极电解该滤液一段时间。则两个极区析出的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质量比约为(  )
A.35.5∶108
B.108∶35.5
C.8∶1
D.1∶2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四种物质混合加水,最后过滤后,得到KNO3和NaNO3的混合溶液,所以阳极产物为O2,阴极产物为H2。
本题难度:一般
4、填空题  (16分)能源短缺是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利用化学反应可实现多种形式的能量相互转化。请回答以下问题:
(1)由气态基态原子形成1mol化学键释放的最低能量叫键能。从化学键的角度分析,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旧键断裂和新键的形成过程。已知反应N2(g)+3H2(g)
2NH3(g) △H=-93 kJ·mol-1。试根据表中所列键能数据,计算a 的数值为             kJ/mol。
| 化学键 | H-H | N-H | N≡N | 
| 键能/kJ·mol-1 | 436 | a | 945 | 

参考答案:(1)391(2分)(2)2CH3OH(l)+3O2=2CO2(g)+4H2O(l)△H=(a+4b)KJ/mol(3分)(△H算错扣1分)(3)①O2+2H2O+4e-=4OH-(2分);②B;(1分);1.12(2分)(4)①4OH--4e-=2H2O+O2(2H2O-4e-=O2+4H+)(2分);1:2(1分)②KOH(1分)
本题解析:(1)根据反应热=反应物的键能总和-生成物的键能总和=436×3+945-6a=-93,解a=391KJ/mol。(2)根据盖斯定律分析,方程式①+4×②得出热化学方程式为:2CH3OH(l)+3O2=2CO2(g)+4H2O(l)△H=(a+4b)KJ/mol。(3)①甲醇在负极反应,氧气在正极反应,正极反应为:O2+2H2O+4e-=4OH-(2分);②电镀时镀件连接阴极,所以铁件连接B极;当铁件上增重6.4克,即析出铜6.4克,所以转移电子0.2摩尔,根据电子守恒,所以需要氧气的物质的量为0.05摩尔,标准状况下体积为1.12。(4)①电解池阳极是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放电,4OH--4e-=2H2O+O2↑(2H2O-4e-=O2↑+4H+)(2分);通过阴离子交换膜的离子为硫酸根离子,通过阳离子交换膜的离子为钾离子,根据电荷守恒,离子交换后溶液仍保持电中性,所以交换的硫酸根离子和钾离子的比值为1:2。②D为阴极,是溶液中的氢离子反应,所以剩余溶液为KOH。
考点: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原理。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下列关于电解槽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与电源正极相连的是电解槽的阴极
B.与电源负极相连的是电解槽的阴极
C.在电解槽的阳极发生氧化反应
D.电子从电源的负极沿导线流入电解槽的阴极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