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3-05 14:44:17
1、选择题 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为
A.Cu2+、Fe3+、SCN-、K+
B.Ba2+、AlO2-、OH-、Na+
C.Cl-、H+、Na+、SO32-
D.ClO-、Na+、 Fe2+、 H+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离子间如果发生化学反应,则不能大量共存,反之是可以的,则A中Fe3+与SCN-、C中的H+和SO32-、D中的ClO-与Fe2+和 H+均不能大量共存,所以答案选B。
考点:查离子共存的正误判断
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高频题,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试题侧重考查学生的能力。该题需要明确离子不能大量共存的一般情况,即(1)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离子之间;(2)能生成难溶物的离子之间;(3)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之间;(4)能发生络合反应的离子之间(如 Fe3+和 SCN-);解决离子共存问题时还应该注意题目所隐含的条件,题目所隐含的条件一般有:(1)溶液的酸碱性,据此来判断溶液中是否有大量的 H+或OH-;(2)溶液的颜色,如无色时可排除 Cu2+、 Fe2+、Fe3+、MnO4-等有色离子的存在;(3)溶液的具体反应条件,如“氧化还原反应”、“加入铝粉产生氢气”;(4)是“可能”共存,还是“一定”共存等。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向某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再加入稀HNO3至溶液呈中性,有白色沉淀产生。该溶液可能含有
A.CO32—
B.OH—
C.SO42—
D.HCO3—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碳酸钡不溶于水,但可溶于酸。而硫酸钡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所以答案是C。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某溶液中有①NH4+、②Mg2+、③Fe2+、④Al3+四种离子,若向其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微热并搅拌,再加入过量盐酸,溶液中大量减少的阳离子是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NaOH并加热时,反应生成的氨气逸出,并同时生成Mg(OH)2、Fe(OH)2沉淀和NaAlO2。Fe(OH)2沉淀在空气中不稳定,迅速氧化生成Fe(OH)3。再向混合物中加入过量盐酸,则Mg(OH)2、Fe(OH)3和NaAlO2与过量酸作用分别生成MgCl2、AlCl3、FeCl3,则减少的离子主要有:NH4+和Fe2+,答案选A。
本题难度:一般
4、填空题 I.(1)向Ba(OH)2溶液中加入稀硫酸,请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三种情况下,离子方程式与(1)相同的是_________________。
A.向NaHSO4溶液中逐滴加入Ba(0H)2溶液至显中性
B.向NaHSO4溶液中逐滴加入Ba(0H)2溶液至SO42-恰好完全沉淀
C.向NaHSO4溶液中逐滴加入Ba(0H)2溶液至过量
Ⅱ.实验室可以用氯酸钾和浓盐酸反应制取氯气,反应式如下:KClO3+6HCl(浓)=KCl+3Cl2↑+3H2O
(1)用双线桥法表示上述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2)反应中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是____________(填化学式),被还原的元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填元素名称)。
(3)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反应中被氧化的盐酸为1mol,则生成的氯气体积为_______________(标准状况下)。
参考答案:
Ⅰ、(1) 离子反应中易溶于水的强电解质可以拆开写成离子的形式: Ba2++2OH-+2H++SO42-=BaSO4↓+2H2O ;(2)? A
Ⅱ、(1)
(2)? HCl;氯
(3)? 1︰5
(4)? 13.44L
本题解析:Ⅰ、(1)? Ba2++2OH-+2H++SO42-=BaSO4↓+2H2O ;(2)B中向NaHSO4溶液中逐滴加入Ba(0H)2溶液至SO42-恰好完全沉淀时,氢氧根离子有剩余,错误;C中向NaHSO4溶液中逐滴加入Ba(0H)2溶液至过量时,也是氢氧根离子有剩余,错误;选A。
Ⅱ、(1)略
(2)氧化还原反应中,还原剂,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因此反应中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是HCl;氧化剂,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因此是氯酸钾中的氯元素被还原。
(3)虽然参加反应的HCl(浓)6mol是,但是参加氧化还原的HCl(浓)只是5mol,因此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5。
(4)依(3)的分析可知,被氧化的盐酸为1mol时,生成的气体为0.6mol 转化成标况下的体积就是:13.44L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向明矾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至铝离子全部转变为[Al(OH)4]-时,溶液呈
A.酸性
B.中性
C.碱性
D.无法比较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