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3-05 14:19:35
1、选择题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2.24 L SO3含有分子的数目为0.1NA
B.1 mol O2与Na完全反应,转移电子数一定为4NA
C.常温常压下,1.6 g CH4中含有共价键的数目为0.4NA
D.将2 mL 0.5 mol/L硅酸钠溶液滴入盐酸中制得硅酸胶体,所含胶粒数目为0.001NA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标准状况下三氧化硫不是气态,不能适用于气体摩尔体积,即标准状况下2.24 L SO3含有分子的数目不是0.1NA,A错误;B.1 mol O2与Na完全反应,如果生成氧化钠,转移电子数一定为4NA,但如果生成过氧化钠,则转移电子数为2 NA,B错误;C.常温常压下,1.6 g CH4的物质的量是1.6g÷16g/mol=0.1mol,则其中含有共价键的数目为0.4NA,C正确;D.胶体是分子的集合体,则将2 mL 0.5 mol/L硅酸钠溶液,即含0.001mol硅酸钠溶液滴入盐酸中制得硅酸胶体,所含胶粒数目小于0.001NA,D错误,答案选C。
考点: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计算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A.1L0.1mol·L的Na2S溶液中,含S2-的数目为0.1NA
B.在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N2和3molH2,充分反应后可得到NH3的分子数为2NA
C.1mol-CH3(甲基)中含有9NA个电子
D.常温常压下,22.4L氯气与足量镁粉完全反应,转移电子的数目为2NA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S2-发生水解水解反应使硫离子数目减少,错误;B、氮气与氢气的反应是可能反应,所以不可能生成氨气的分子数是2NA,错误;C、1个甲基中的电子数是9,所以1mol-CH3(甲基)中含有9NA个电子,正确;D、常温常压下,22.4L氯气的物质的量不是1mol,所以与镁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不是2NA,错误,答案选C。
考点:考查阿伏伽德罗常数与微粒数的关系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含4.8g 碳元素的石墨晶体中的共价键数是0.8NA
B.标准状况下,11.2LCO和N2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原子数为NA
C.1mol的羟基(-OH)与1mol的氢氧根离子(OH-)所含电子数均为9NA
D.常压、500℃、催化条件下,1molSO2和0.5molO2充入一密闭容器内,充分反应后的生成物分子数为NA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石墨晶体中,每个C原子与其他C原子形成3个共价键,每个共价键属于该C原子的1/2,4.8g石墨的物质的量是4.8g/12g/mol=0.4mol,所以0.4mol石墨晶体中含有共价键是0.4mol×3/2×NA=0.6NA,产物;B、标准状况下11.2L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是11.2L/22.4L/mol=0.5mol,CO和N2都是双原子分子,所以含有的原子总数是0.5mol×2×NA=NA,正确;C、羟基中含有8+1=9个电子,而氢氧根离子中含有10个电子,所以1mol的羟基(-OH)与1mol的氢氧根离子(OH-)所含电子数不相同,产物;D、二氧化硫与氧气反应生成三氧化硫,是可逆反应,反应不会进行彻底,所以充分反应后的生成物分子数小于NA,产物,答案选B。
考点:考查阿伏伽德罗常数与微粒数关系的判断
本题难度:一般
4、计算题 (1)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25℃时,1g水中含H+离子个数约为__________NA。
(2)通过氨的催化氧化法制取硝酸,在此全过程中,理论上氨与所耗氧气的物质的量比为__________,这样所得硝酸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
(3)往含0.2 mol NaOH和0.1 mol Ca(OH)2的混合溶液中持续稳定地通入CO2气体0.5 mol。请以CO2的量为横坐标,以溶液中离子的总量为横坐标,画出离子总量随CO2加入量变化的折线图。(不计弱电解质的电离和盐的水解)
(4)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拟用铜屑与氧化铜混合物与硫酸和硝酸组成的混酸反应来制取CuSO4·5H2O晶体,混酸中硝酸的还原产物为NO,反应过程中不产生SO2,反应后的溶液中不含Cu(NO3)2, 反应中固体完全溶解,两种酸均恰好完全反应。设固体混合物的总质量为480 g,其中铜屑的质量分数为0.4, 480g固体混合物与一定量混酸微热后,充分反应,冷却恰好只得到CuSO4·5H2O,试求原混酸中H2SO4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参考答案:(1)10-10?(2分)
(2)1:2 ?0.778 ?(4分)
(3)
(0,0.7) (0.1,0.4) (0.2,0.3) (0.3,0.4) (0.4,0.7) (0.5,0.7) ?(5分)
(4)(4分)解 m(Cu) = 480×0.4=192g? m(CuO)=480g-192g=288g
n(Cu) =192/64=3mol, n(CuO) = 288/80=3.6mol?(1分)
n(Cu) +n(CuO)="3mol" +3.6mol = 6.6mol
由Cu守恒得: n(H2SO4)=n(CuSO4·5H2O)=6.6mol(1分)
m(CuSO4·5H2O)=6.6mol×250g/mol=1650g
设HNO3为xmol ,由得失电子数相同得: 2×480×0.4/64=3x? x=2?
n(HNO3) ="2mol" 则放出NO为2mol,质量为2×30=60g(1分)
根据质量守恒:m(溶液)=1650+2×30-480=1230g(1分)
所以,H2SO4%=6.6×98/12300×100%=52.6%(1分)
本题解析:(1)水电离出的C(H+)=1.0×10-7mol?L?1, 1g水中含H+为:1g÷1000g/L×1.0×10-7mol?L?1=10-10mol。
(2)氨的催化氧化法制取硝酸发生如下反应:4NH3+5O24NO+6H2O、4NO+3O2+2H2O=4HNO3,所以氨与所耗氧气的物质的量比为:1:2;根据化学方程式可以看出:生成4molHNO3,最终得4molH2O,所得硝酸的质量分数=4mol×63g/mol÷(4mol×63g/mol+4mol×18g/mol)= 0.778。
(3)通入CO2前,0.2 mol NaOH和0.1 mol Ca(OH)2的混合溶液共含离子0.7mol,折线起点坐标(0,0.7),通入CO2首先发生反应:CO2+Ca2++2OH?=CaCO3↓+H2O,完全反应消耗0.1molCO2,减少0.3mol离子,得转折点坐标(0.1,0.4),继续通入CO2,发生第2步反应:CO2+2OH?=CO32?+H2O ,本步反应消耗CO2 0.1mol,离子减少0.1mol,得第2个转折点(0.2,0.3),第3步反应:CO2+CO32?+H2O=2HCO3?,消耗CO2 0.1mol,离子增加0.1mol,得第3个转折点(0.3,0.4),第4步反应:CO2+CaCO3+H2O=Ca2++2HCO3?,消耗CO2 0.1mol,离子增加0.3mol,得第4个转折点(0.4,0.7),因为不计弱电解质的电离和盐的水解,再通入CO2,离子浓度不变,得终点(0.5,0.7),连接各点得转折线。
(4)硫酸的质量根据元素守恒求算,n(H2SO4)=n(CuSO4·5H2O)="n(Cu)+n(CuO)," 题目已给条件:固体混合物的总质量为480 g,铜屑的质量分数为0.4,分别求出Cu、CuO的质量,进而求出物质的量;混酸溶液的质量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求算,反应前固体混合物的质量+混酸溶液的质量=反应后CuSO4·5H2O的质量+NO的质量,最后可求出H2SO4的质量分数。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纯净的空气和含镁60%的MgO都是纯净物
B.纯碱和熟石灰都是碱
C.二氧化硅是酸性氧化物,所以它不溶于任何酸
D.从1L0.1mol/L的NaCl溶液中取出0.1L溶液,则NaCl的物质的量为0.01mol
参考答案:A、空气中主要含有N2和O2,还含有CO2,则空气一定是混合物;Mg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MgO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0,通过计算:2440=0.6=60%故含镁60%的MgO是纯净物.故A错误;?
B、纯碱是Na2CO3,是盐不是碱.故B错误;?
C、酸性氧化物通常不和酸反应,但SiO2溶于氢氟酸.故C错误;?
D、从1L0.1mol/L的NaCl溶液中取出0.1L溶液,因溶液的均一性,0.1LNaCl溶液的浓度和?1L NaCl溶液的浓度相同,都是0.1mol/L,所以,0.1LNaCl溶液中NaCl的物质的量为:0.1L×0.1mol/L=0.01mol,故D正确.
故选: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