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3-05 13:57:55
1、计算题 (9分)人类的生存环境是一个巨大的生态系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环境污染已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环境,而森林对保护和改善环境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科学实验证明1 ha(公顷)柳杉林,每月可吸收SO2160 kg。试回答下列问题:
(1)柳杉林吸收SO2,说明森林对环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火力发电厂每月燃烧含硫1%的烟煤10 000 t,若要吸收该厂所排出的烟道气中的SO2,至少需要栽柳杉林多少公顷?若该厂在排放烟道气之前用脱硫法处理,每年可回收硫多少千克?这些硫可生产98%的浓H2SO4多少千克?
参考答案:(1)能吸收有毒的SO2气体,能净化空气,维护生态平衡? (2)1 250 ha(公顷)? 1.2×106 kg? 3.75×106 kg
本题解析:10 000 t烟煤中含硫的质量为:10 000 t×103 kg·t-1×1%=1×105 kg。
由SSO2可知,生成SO2为
×64 g·mol-1=2×105 kg,
则须栽种柳杉林面积为:="1" 250 ha(公顷)。
该厂每年从烟道中可回收硫为1.0×105 kg·月-1×12月=1.2×106 kg。
设1.2×106 kg硫可生产98%浓H2SO4质量为x,则:
SH2SO4
32? 98
1.2×106 kg? x·98%
即,x=3.75×106 kg。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绿色化学最理想的“原子经济”就是反应物的原子全部转化为期望的最终产物。以下反应最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A.乙烯聚合为聚乙烯
B.光照条件下甲烷与氯气反应制一氯甲烷
C.铜和浓硝酸反应制硝酸铜
D.用铜作催化剂将乙醇氧化为乙醛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填空题 近年来,湖南省围绕“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这一主题,积极谋求社会的和谐发展。请你根据这一主题和题意,用下列选项的字母代号进行填空。
A.二氧化硫
B.二氧化碳
C.开发新能源
D.沉淀法
(1) 造成温室效应和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物质是?;
(2) 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易导致酸雨的形成,形成这类酸雨的主要物质是?;
(3) 水体污染加剧了水资源的短缺。处理含有Hg2+等重金属离子的废水常用的一种方法是?;
(4) 石油是一种重要能源,人类正面临着石油短缺的难题。解决能源短缺问题的一种方法是?。
参考答案:BADC
本题解析:造成温室效应和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物质是二氧化碳,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是二氧化硫,处理含有Hg2+等重金属离子的废水,常用沉淀法,解决能源短缺问题的一种方法就是开发新能源,如太阳能,潮汐能等。
点评:本题很基础简单。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化学与社会、生活、环境保护密切相关,下列现象或事实与解释一致的是(?)
编号 | 现象或事实 | 解释 |
A | 用热的纯碱溶液洗去油污 | 纯碱可以直接与油污反应 |
B | 在农田施肥时,草木灰(主要成分K2CO3)不能与氯化铵混合使用 | 一定条件下,K2CO3与NH4Cl会发生反应,有“跑氨”现象 |
C | 漂白粉在空气中放置时间过久会变质 | 漂白粉中的CaCl2与空气中的CO2反应生成碳酸钙 |
D | 利用氯化铁溶液可以制作铜质印刷线路板 | FeCl3可以还原铜单质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下面同学对“化学与健康”这一话题发表的见解,正确的是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