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3-05 13:29:16
1、简答题 第四周期过渡元素Mn、Fe、Ti可与C、H、O形成多种化合物.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
A.CH2O与水分子间能形成氢键
B.CH2O和CO2分子中的中心原子均采用sp2杂化
C.C6H6分子中含有6个?键和1个大π键,C6H6是非极性分子
D.CO2晶体的熔点、沸点都比二氧化硅晶体的低
(2)Mn和Fe的部分电离能数据如下表:
元?素 | Mn | Fe | |
电离能 /kJ?mol-1 I1 717 759 I2 1509 1561 I3 3248 2957 |
参考答案:(1)A中甲醛中含有羟基,与水可以形成氢键,故A正确;B二氧化碳为sp杂化,C中苯中碳碳键含有6个σ键,每个碳氢键含有一个σ键,苯分子中一共含有12个,故C错误;常温下二氧化碳为气体,二氧化硅为固体,CO2晶体的熔点、沸点都比二氧化硅晶体的低,故D正确;
故答案为:(1)A?D;
(2)25号元素锰,价电子个数为25-18=7,价电子排布为3d54s2,Mn2+转化为Mn3+时,3d能级由较稳定的3d5半充满状态转变为不稳定的3d4状态,而铁为26号元素,价电子排布为3d64s2,Fe2+转化为Fe3+时,3d能级由不稳定的3d6状态转变为较稳定的3d5半充满状态,故气态Mn2+再失去一个电子比气态Fe2+再失去一个电子难;
故答案为:3d54s2; Mn2+转化为Mn3+时,3d能级由较稳定的3d5半充满状态转σσ变为不稳定的3d4状态,而Fe2+转化为Fe3+时,3d能级由不稳定的3d6状态转变为较稳定的3d5半充满状态;
(3)根据元素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的特征,可将元素周期表分成五个区域,s区、d区、ds区、p区、f区,s区为第ⅠA、ⅡA族,p区为第ⅢA到零族,d区包括从第ⅢB族到八族,ds区为第ⅠB、ⅡB族,f区为镧系和锕系,其中钛位于第ⅣB族,属于d区;?
故答案为:d区;
(4)每个晶胞中含有钛原子数为8×0.125+1=2,氧原子数为4×0.5+2=4,故化学式为TiO2;
故答案为:TiO2;
(5)①氢位于第一周期,碳、氮、氧元素位于第二周期,同周期从左向右,电负性逐渐增大,故电负性大小为H<C<N<O;
②CNO-电子数为22,等电子体为电子数相等,故与CNO-互为等电子体微粒的化学式CO2、N2O、SCN-等;
③氰酸(HOCN)是一种链状分子,且其分子内各原子最外层均已达到稳定结构,碳为四配位,氮为三配位,氧为两配位,故N≡C-O-H;
故答案为:①H<C<N<O? ②CO2(N2O)、SCN-③N≡C-O-H.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已知aA+、bB2+、cC-、dD2-四种离子均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关于A、B、C、D四种元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A>B>C>D
B.原子序数:b>a>c>d
C.离子半径:D>C>B>A
D.失电子能力:B>A,得电子能力:D>C
参考答案:A.aA+、bB2+、cC-、dD2-四种离子均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有:a-1=b-2=c+1=d+2,A、B在周期表中C、D的下一周期,并且原子序数:b>a>c>d,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应有原子半径:A>B>D>C,故A错误;
B.由a-1=b-2=c+1=d+2可知,原子序数:b>a>c>d,故B正确;
C.aA+、bB2+、cC-、dD2-四种离子均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原子序数:b>a>c>d,核电核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则离子半径:D>C>A>B,故C错误;
D.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减弱,则失电子能力:A>B,得电子能力:D>C,故错误.
故选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W、X、Y、Z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X、Y是金属元素,X的焰色呈黄色.W、Z最外层电子数相同,Z的核电荷数是W的2倍.工业上一般通过电解氧化物的方法获得Y的单质,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W、X、Y形成的简单离子核外电子数相同
B.Z和W可形成原子个数比为1:2和1:3的共价化合物
C.Y和Z形成的化合物可以通过复分解反应制得
D.X、Y和Z三种元素形成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两两反应
参考答案:A.W、X、Y形成的简单离子分别是O 2-、Na+、Al 3+,其核外电子数都为10,故A正确;
B.S、O可形成原子个数比为1:2和1:3的共价化合物SO2、SO3,故B正确;
C.Y和Z形成的化合物是Al2S3,硫化铝在水溶液能发生剧烈的复分解反应,故C错误;
D.X、Y和Z三种元素形成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分别是氢氧化钠、氢氧化铝、硫酸,氢氧化铝是两性氢氧化物,与氢氧化钠、硫酸都反应,所以它们之间能两两反应,故D正确;
故选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几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见下表
元素符号 | X | Y | Z | R | T 原子半径(nm) 0.160 0.080 0.102 0.143 0.074 主要化合价 +2 +2 -2,+4,+6 +3 -2 |
参考答案:X和Y的化合价都为+2价,应为周期表第ⅡA族,根据半径关系可知Y为Be,X为Mg;Z和T的化合价都有-2价,应为周期表第ⅥA族元素,X的最高价为+6价,X应为S元素,T无正价,T应为O元素;R的化合价为+3价,应为周期表第ⅢA族元素,根据半径大于Z小于X可知应和X同周期,R为Al元素.
A、金属性Mg>Al、Mg>Be,金属性越强,与酸反应越剧烈越快,所以单质与稀硫酸反应的速率快慢为Mg>Al、
Mg>Be,即X>R,X>Y,故A错误;
B、Al(OH)3胶粒是很多Al(OH)3集合体,大于溶液离子;电子层排布相同,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所以离子半径O2->Mg2+>Al3+,微粒半径:Al(OH)3胶粒>O2->Mg2+>Al3+,故B正确;
C、金属性Mg>Al、Mg>Be,金属性越强,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越强,所以X>R,X>Y,故C错误;
D、非金属性O>S,非金属越强,单质与氢气化合越容易,所以单质与氢气化合的难易程度为O>S,即Z<T,故D错误.
故选: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X、Y、Z都是第三周期元素,核电荷数依次增大,X的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强碱,Z的原子半径最小(稀有气体除外).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X是第ⅠA元素,Z是第ⅦA元素
B.X、Y、Z三种元素的最高化合价逐渐减小
C.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强酸
D.X、Z形成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
参考答案:X、Y、Z都是第三周期元素,核电荷数依次增大,X的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强碱,则X为Na,Z的原子半径最小,则Z为Cl,Y在Na、Cl之间,
A、Na是第ⅠA元素,Cl是第ⅦA元素,故A正确;
B、Na的最高正价为+1价,Cl的最高正价为+7,Y在Na、Cl之间,X、Y、Z三种元素的最高化合价逐渐增大,故B错误;
C、Z为Cl,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HClO4,为强酸,故C正确;
D、Na易失去电子,Cl易得到电子,则NaCl为离子化合物,故D正确;
故选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