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3-03 00:50:02
1、选择题 下列溶液中导电性最强的是
A 1L 0.1mol/L醋酸 B 0.1L 0.1mol/L H2SO4溶液
C 0.5L 0.1mol/L盐酸 D 2L 0.1mol/氨水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溶液导电性强弱,主要是和溶液中的离子的浓度大小以及电荷数多少有关系。在选项中只有硫酸中氢离子的浓度最大,所以导电性最强。答案选B。
本题难度:一般
2、填空题 常温下,将某一元酸HA(甲、乙、丙、丁代表不同的一元酸)和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两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和混合溶液的pH如表所示:
| 实验编号 | HA的物质的 量浓度(mol·L-1) | NaOH的物质的 量浓度(mol·L-1) | 混合后溶 液的pH |
| 甲 | 0.1 | 0.1 | pH=a |
| 乙 | 0.12 | 0.1 | pH=7 |
| 丙 | 0.2 | 0.1 | pH>7 |
| 丁 | 0.1 | 0.1 | pH=10 |
参考答案:(1)a=7时,HA是强酸;a>7时,HA是弱酸
(2)C
(3)c(Na+)>c(A-)>c(OH-)>c(H+)
(4)(10-4-10-10)
本题解析:(1)一元酸HA与NaOH等物质的量反应,酸性强弱取决于完全中和后盐溶液的pH,a=7时为强酸,a>7时为弱酸;(2)据电荷守恒,有c(Na+)+c(H+)=c(A-)+c(OH-),因c(H+)=c(OH-),所以c(Na+)=c(A-);(3)丙为等浓度的HA与NaA的混合溶液,由pH>7知A-水解程度大于HA的电离,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c(Na+)>c(A-)>c(OH-)>c(H+);(4)据电荷守恒c(Na+)+c(H+)=c(A-)+c(OH-),推导c(Na+)-c(A-)=c(OH-)-c(H+)=10-4 mol/L-10-10 mol/L。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熵变小于零而焓变大于零的反应肯定不能发生
B.热化学方程式中ΔH的值与反应物的用量有关
C.化学反应中旧键断裂吸收能量,新键形成释放能量,所以化学反应伴随能量变化,但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能量不变
D.用蒸馏水稀释0.1mol/L的醋酸至0.01mol/L,稀释过程中温度维持25℃不变,溶液中各离子浓度均减小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熵变小于零即△S<0,焓变大于零即△H>0,△G=△H-T△S>0,反应不自发进行,不代表反应不能发生,错误;B、热化学方程式中ΔH的值与反应物的用量无关,与热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物的系数有关,错误;C、化学反应中旧键断裂吸收能量,新键形成释放能量,但遵循能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能量不变,所以化学反应伴随能量变化,正确;D、醋酸的稀释过程中,氢离子、醋酸根离子的浓度减小,但氢氧根离子的浓度增大,错误,答案选C。
考点:考查反应自发的判断,热化学方程式与热效应的关系,溶液稀释过程离子浓度的变化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把0.05 mol NaOH固体分别加入下列100 mL溶液中,溶液的导电性基本不变的是
A.自来水
B.0.5 mol/L盐酸
C.0.5 mol/L醋酸
D.0.5 mol/L mol·Lˉ1氨水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溶液的导电性与溶液中自由移动离子的浓度成正比,自由移动离子的浓度越大,溶液的导电性越强,若溶液的导电性变化不大,则自由移动离子的浓度变化不大,结合物质的反应特点解答该题;A、水是极弱电解质,所以自来水中自由移动离子浓度很小,向自来水中加入氢氧化钠固体,氢氧化钠是强电解质,完全电离,导致溶液中离子浓度增大,导电性显著增强,错误;B、盐酸是强酸,向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后,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氯化钠是强电解质,离子浓度变化不大,溶液的导电性基本不变,正确;C、醋酸是弱电解质,氢氧化钠和醋酸反应生成醋酸钠,溶液中的溶质由弱电解质变成强电解质,离子浓度增大,溶液的导电性显著增强,错误;D、一水合氨是弱电解质,氢氧化钠是强电解质,向氨水中加入氢氧化钠固体后,溶液中离子浓度增大,溶液的导电性显著增强,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氢氰酸(HCN)的下列性质中,可以证明它是弱电解质的是
A.1mol/L氢氰酸溶液的pH约为3
B.HCN易溶于水
C.10 mL1mol/LHCN恰好与10 mL 1mol/L NaOH溶液完全反应
D.HCN溶液的导电性比强酸溶液的弱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A可以,常温下,如果HCN是强电解质,1mol/LHCN溶液,PH应该等于0
B错误,溶解性与电解质强弱没有直接关系。
C错误,恰好完全反应并没有说明溶液的酸碱性情况。
D错误,导电能力强弱与电解质强弱无直接关系。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