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3-03 00:30:19
1、选择题 下列实验中,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A.用过滤法除去Fe(OH)3胶体中的FeCl3
B.为鉴别KCl、AlCl3和MgCl2溶液,分别向三种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过量
C.向某溶液中滴入BaCl2溶液和稀HNO3,来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SO42-
D.将Na投入到CuSO4溶液中置换出铜,来证明钠的金属性比铜强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 错误,用渗析法除去Fe(OH)3胶体中的FeCl3
B 正确,滴加NaOH溶液至过量后,没现象的是KCl,开始有白色沉淀,后沉淀又溶解的是AlCl3,始终都有白色沉淀的是MgCl2溶液
C 错误,如果含有SO32-,也有此现象
D 错误,钠先和溶液中的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氢氧化钠再和CuSO4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所以置换不出铜。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安徽凤阳中学2009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化学,8)下列对实验仪器名称的标注或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项中应为碱式滴定管;B项中酒精灯的火焰由外向内依次为外焰、内焰、焰心;C项中由于Fe(OH)2易被氧化,故滴加NaOH溶液时,应将胶头滴管伸入到FeSO4溶液中滴加溶液;D项中量筒只是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不能用来稀释溶液。
本题难度:一般
3、填空题 (9分)(1)化学实验必须注意安全,下列做法存在安全隐患的是?(选填序号)。
A.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中,先加热氧化铜后通氢气
B.蒸馏石油时,加热一段时间后发现未加碎瓷片,立刻拨开橡皮塞并投入碎瓷片
C.实验室做钠的实验时,余下的钠屑投入到废液缸中
D.配制浓硫酸与酒精混合液时,将1体积的酒精倒入3体积的浓硫酸中
E.皮肤上沾有少量浓硝酸时,立刻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稀碳酸氢钠溶液
F.制乙烯时,用量程为300℃的温度计代替量程为200℃的温度计,测反应液的温度
(2)苯、四氯化碳、乙醇、汽油是常见的有机溶剂,能与水互溶的是?;不溶于水,且密度比水小的是?。
(3)一瓶无色气体,可能含有CH4和CH2==CH2,或其中的一种,与一瓶Cl2混合后光照,观察到黄绿色逐渐褪去,瓶壁有少量无色油状小液滴。
由上述实验现象推断出该瓶气体中一定含有CH4,你认为是否正确,为什么??,
?。
参考答案:(1)ABCD(4分)(2)乙醇(1分);苯,汽油(1分)
(3)①不正确(1分),因为CH2==CH2也可以与Cl2发生加成反应,而使黄绿色逐渐褪去,生成的CH2ClCH2Cl也是油状液体。(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下列实验误差分析错误的是( )
A.用润湿的pH试纸测稀碱溶液的pH,测定值偏小
B.用容量瓶配制溶液,定容时俯视刻度线,所配溶液浓度偏小
C.滴定前滴定管内无气泡,终点读数时有气泡,所测体积偏小
D.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时,将碱缓慢倒入酸中,所测温度值偏小
参考答案:A.湿润的pH值试纸可以稀释碱液,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根据减小,测定的溶液碱性减弱,测定值偏小,故A正确;
B.定容时俯视刻度线,导致所配溶液的体积偏小,结合c=nV可知,所配溶液的浓度判断,故B错误;
C.滴定前滴定管内无气泡,终点读数时有气泡,气体 占据液体应占有的体积,会导致所测溶液体积偏小,故C正确;
D.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时,将碱缓慢倒入酸中,导致热量损失过大,所测温度值偏小,故D正确;
故选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以下关于化学实验中“先与后”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使用容量瓶、分液漏斗、滴定管前,先检查是否漏水后洗涤干净
B.做H2还原CuO实验时,先通H2后加热CuO;反应完毕后,先撤酒精灯待试管冷却后停止通H2
C.点燃可燃性气体如H2、CH4、C2H4、C2H2等时,先检验气体纯度后点燃
D.用排水法收集气体后,先撤酒精灯后移出导管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用排水法收集气体后,先移出导管后撤酒精灯,防止发生倒吸现象,D不正确;在做H2还原CuO实验时,先通入H2排尽空气再加热防止发生爆炸,反应完毕后,要先撤酒精灯待试管冷却后停止通入H2,防止空气进入把热的Cu氧化,A、B、C均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