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知识点归纳《葡萄糖和果糖》考点巩固(2017年最新版)(七)

时间:2017-03-03 00:01:43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纤维素和淀粉遇碘水均显蓝色
B.蛋白质、乙酸和葡萄糖均属电解质
C.溴乙烷与NaOH乙醇溶液共热生成乙烯
D.乙酸乙酯和食用植物油均可水解生成乙醇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淀粉遇碘水变蓝色,纤维素则不变,A项错误;葡萄糖属于非电解质,B项错误;溴乙烷与NaOH乙醇溶液共热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乙烯,C项正确;乙酸乙酯水解生成乙酸和乙醇,而植物油水解生成不饱和高级脂肪酸和甘油,D项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



2、填空题  人们习惯上按不同的溶解性,把维生素分为____________性维生素和____________性维生素两大类,维生素C溶液显酸性,又称为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脂溶、水溶、抗坏血酸


本题解析:人们习惯上按不同的溶解性,把维生素分为脂溶性维生素和水溶性维生素两大类,维生素C溶液显酸性,又称为抗坏血酸。
点评:维生素是个庞大的家族,目前所知的维生素就有几十种,大致可分为脂溶性和水溶性两大类。有些物质在化学结构上类似于某种维生素,经过简单的代谢反应即可转变成维生素,此类物质称为维生素原,例如 β-胡萝卜素能转变为维生素A;7-脱氢胆固醇可转变为维生素D3;但要经许多复杂代谢反应才能形成。尼克酸的色氨酸则不能称为维生素原。水溶性维生素不需消化,直接从肠道吸收后,通过循环到机体需要的组织中,多余的部分大多由尿排出,在体内储存甚少。脂溶性维生素溶解于油脂,经胆汁乳化,在小肠吸收,由淋巴循环系统进入到体内各器官。体内可储存大量脂溶性维生素。维生素A和D主要储存于肝脏,维生素E主要存于体内脂肪组织,维生素K储存较少。水溶性维生素易溶于水而不易溶于非极性有机溶剂,吸收后体内贮存很少,过量的多从尿中排出;脂溶性维生素易溶于非极性有机溶剂,而不易溶于水,可随脂肪为人体吸收并在体内蓄积,排泄率不高。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有人认为人体实际上是一架缓慢氧化着的“高级机器”,人体在生命过程中也需要不断的补充“燃料”。按照这种观点,你认为下列物质不能看作“燃料”的是(?)
A.淀粉类物质
B.水
C.脂肪类物质
D.蛋白质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区分羊毛织品和尼龙布最简单有效的方法是
A.灼烧并闻气味
B.观察外观
C.放在水中比较柔软性
D.取样品,请专业机构分析鉴定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羊毛织品属于蛋白质,灼烧时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据此可用来鉴别蛋白质,答案选A。
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属于基础性试题的考查,试题基础性强,侧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提高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已知葡萄糖的结构简式为CH2OH(CHOH)4CHO,由此判断下列关于葡萄糖性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葡萄糖能发生酯化反应
B.葡萄糖具有还原性
C.葡萄糖充分燃烧的产物为CO2与H2O
D.完全燃烧等质量的葡萄糖和甲醛,所需氧气物质的量不相同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由于葡萄糖分子中有—OH,故其具有醇的性质,能发生酯化反应,而且具有还原性,A、B两项均正确;葡萄糖完全燃烧的产物为CO2和H2O,C项正确;葡萄糖、甲醛两者的实验式相同,完全燃烧等质量的葡萄糖和甲醛时,其耗氧量相等。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6 7 8 下页 尾页 7/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