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3-02 22:54:16
1、实验题 (12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测定,13.7g某Na2CO3样品的纯度(其中只含NaHCO3杂质),选用下图所示的仪器装置进行实验(②装置未画全)。试回答有关问题:
(1)请选择适当的仪器,连接装置的正确顺序是_?。
(2)加热时NaHC03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3)完成该实验尚缺的玻璃仪器是?(填名称);产生气体从装置④的?进入,从装置⑤的?进入(填接口序号)。
实验二:测定上述实验完成后剩余固体与盐酸反应产生CO2的体积。
(4)加热后的固体与足量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数据分析及结论:
(5)加入盐酸至无气体产生时,生成CO2体积在标准状况时为2.24L,则Na2CO3样品的纯度为?。
误差分析:
(6)有同学认为实验一⑤中用水会使测量结果产生误差,你认为原因可能是?。
(7)有同学发现在实验—读取CO2体积时,⑥中液体的液面低于⑤中液体的液面,但未做任何处理,则a值?(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2、实验题 已除去泥沙的粗盐中,仍含有Mg2+、Ca2+和
,请填写下表中的空格,完成将粗盐提纯,得到氯化钠晶体的实验设计。
| ① | 溶解 | 将粗盐放入烧杯中,加入适量的蒸馏水,充分搅拌,直至固体全部溶解 |
| ② | 沉淀 | 逐渐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直至不再出现沉淀为止 |
| ③ | ? | ? |
| ④ | ? | ? |
| ⑤ | 过滤 | 安装好过滤器,将④烧杯中的悬浊液沿玻璃棒加入过滤器中过滤 |
| ⑥ | ? | ? |
| ⑦ | ? | ? |
3、选择题 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推理得出正确的结论是化学学习的方法之一。对下列实验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
| ? | 操作、?现象 | 解释 |
| A | KI淀粉溶液中通入Cl2,溶液变蓝 | Cl2能与淀粉发生显色反应 |
| B | 浓HNO3在光照条件下变黄 | 浓HNO3不稳定,生成有色产物能溶于浓硝酸 |
| C | 某溶液中加入硝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 说明该溶液中含有SO42- |
| D | 铜片放入浓硫酸中,无明显变化 | 说明铜在冷的浓硫酸中发生钝化 4、实验题 工业上将纯净干燥的氯气通入到0.375 mol/L NaOH溶液中得到漂白水。某同学想在实验室探究Cl2的性质并模拟制备漂白水,下图是部分实验装置。已知KMnO4与盐酸反应可以制取Cl2。 5、选择题 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探究铜丝与过量浓硫酸的反应。下列实验方法不合理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