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3-02 22:46:59
1、填空题 某待测溶液中可能含有Ag+、Fe3+、Na+、Mg2+、Ba2+、Al3+等离子,进行如下实验:①加入过量的稀盐酸,有白色沉淀生成。②过滤,在滤液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又有白色沉淀。③过滤,取少量滤液,滴入KSCN溶液,没有明显的现象出现。④另取少量步骤③中的滤液,加入NaOH溶液至溶液呈碱性,无明显现象。⑤另取少量步骤④反应后的溶液,焰色反应呈黄色。根据实验现象回答:
(1)待测液中一定含有的离子是?。
(2)待测液中一定不含有的离子是?。
(3)待测液中不能确定是否存在的离子是?,要检测这种离子的实验方法是(填写实验名称和观察到的现象,不要求写实验操作过程)?。
参考答案:(每空2分)?(1)Ag+、Ba2+?(2)Fe3+、Mg2+ 、Al3+?
(3)Na+?取原待测液做焰火反应实验,焰色反应呈黄色,证明待测液中含有Na+
本题解析:加入过量的稀盐酸,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溶液中含有Ag+。过滤,在滤液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又有白色沉淀,这说明溶液中还含有Ba2+。过滤,取少量滤液,滴入KSCN溶液,没有明显的现象出现,说明溶液中不存在Fe3+。另取少量步骤③中的滤液,加入NaOH溶液至溶液呈碱性,无明显现象,这说明溶液中没有Mg2+ 、Al3+。另取少量步骤④反应后的溶液,焰色反应呈黄色,说明含有钠离子。但由于在实验过程中加入了氢氧化钠溶液,所以不能确定是否含有钠离子。要检测是否含有钠离子,正确的实验操作是取原待测液做焰火反应实验,焰色反应呈黄色,证明待测液中含有Na+。
点评:该题是中等难度的试题,也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试题综合性强,侧重对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规范严谨的实验设计能力。该题还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物质的检验时,要依据物质的特殊性质和特征反应,选择适当的试剂和方法,准确观察反应中的明显现象,如颜色的变化、沉淀的生成和溶解、气体的产生和气味、火焰的颜色等,进行判断、推理、验证即可。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下列物质在常温下易溶于水,能发生水解反应的是
A.淀粉
B.葡萄糖
C.蔗糖
D.乙酸乙酯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这四种物质中,能溶于水的是葡萄糖和蔗糖,能发生水解反应的是淀粉、蔗糖和乙酸乙酯.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中,书写正确的是
A.氯气溶于水:H2O+C12═2H++ClO-+Cl-
B.将铝粉投入氢氧化钠溶液中:2Al+2OH-+6H2O═2[Al(OH)4]-+3H2↑
C.铁粉与氯化铁溶液反应:Fe+Fe3+═2Fe2+
D.稀硫酸与氢氧化钡溶液混合:SO42-+H++Ba2++OH-═H2O+BaSO4↓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分析:A、次氯酸是弱电解质,写成化学式;
B、氢氧化钠过量,生成了偏铝酸根离子;
C、应用电荷守恒进行判断;
D、稀硫酸和氢氧化钡的离子配比错误,应该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化学计量数是2.
解答:A、生成的次氯酸是弱酸,不能拆开,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H2O+C12═H++HClO+Cl-,故A错误;
B、减少铝和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气和偏铝酸钠,反应离子方程式是:2Al+2OH-+6H2O═2[Al(OH)4]-+3H2↑,付B正确;
C、离子方程式两边电荷不守恒,正确应该是:Fe+2Fe3+═3Fe2+,故C错误;
D、硫酸根和氢离子、钡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的配比错误,正确离子方程式是:SO42-+2H++Ba2++2OH-═2H2O+BaSO4↓,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离子方程式的书写,该知识点的高考的热点知识,注意电荷守恒的应用,本题难度中等.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下列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
A.OH- ?SO42- ?Ba2+ ?Na+
B.H+ ?Na+ ?Al3+? Cl-
C.OH-? NH4+? NO3- ?K+
D.Fe2+ ?H+ ?NO3- ?K+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正确答案:B
A. SO42-+ Ba2+=BaSO4↓? B.共存
C.OH-+NH4+ =NH3·H2O?D.3Fe2++4H++2 N03-=3Fe3++2NO+2H2O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下列物质的溶液能和小苏打反应,且既无气体又无沉淀产生的是
A.苏打
B.氯化氢
C.熟石灰
D.烧碱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