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3-02 22:43:42
1、选择题 几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如表:
元素代号
参考答案:W化合价为-2价,没有最高正化合价+6价,W为氧元素;Z元素化合价为+5、+3、-3,Z处于ⅤA族,原子半径与氧元素相差不大,则Z与氧元素处于同一周期,则Z为氮元素;X化合价为+2价,应为周期表第ⅡA族,Y的化合价为+3价,应为周期表第ⅢA族元素,二者原子半径相差较小,可知两者位于同一周期相邻主族,由于X、Y的原子半径与W、Z原子半径相差很大,则X、Y应在第三周期,所以X为镁元素,Y为铝元素.
A.同周期自左而右,金属性减弱,所以X、Y元素的金属性X>Y,故A错误;
B.氧气无可燃性,故B错误;
C.Y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氢氧化铝,不溶于水,碱性比氨水弱,故C错误;
D.在放电条件下氮气与氧气可以化合生成NO,故D正确.
故选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X、Y、Z、W是分别位于第2、3周期的元素,原子序数依次递增.X与Z位于同一主族,Y元素的单质既能与盐酸反应也能与NaOH溶液反应,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一半,Y、Z、W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X<Y<Z<W
B.Z的最高价氧化物能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
C.Y单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与氧化铁发生置换反应
D.室温下,0.1?mol/L?W的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的pH>1
参考答案:X、Y、Z、W是分别位于第2、3周期的元素,原子序数依次递增.Y元素的单质既能与盐酸反应也能与NaOH溶液反应,Y为Al元素;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一半,Z为Si元素,X与Z位于同一主族,则X为C元素;Y、Z、W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4,则W的最外层电子数为14-3-4=7,且原子序数最大,W为Cl元素.
A、C元素位于第二周期,其它元素位于第三周期,则C元素的半径最小,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元素的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则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为C<Cl<Si<Al,故A错误;
B、Z的最高价氧化物是二氧化硅,二氧化硅不与水反应,故B错误;
C、Al在高温下可以与氧化铁发生铝热反应,置换出铁,故C正确;
D、W的气态氢化物为HCl,溶于水形成盐酸,HCl是强电解质,在溶液中完全电离,室温下,0.1?mol/L?盐酸溶液的pH=1,故D错误.
故选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几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见下表:
元素符号 | A | B | C | D | E 原子半径(nm) 0.160 0.080 X 0.143 0.074 主要化合价 +2 +2 -2,+4,+6 +3 -2 |
参考答案:短周期元素,由元素的化合价可知,E只有-2价,则E为O元素,X有-2,+4,+6价,可知C为S元素;A、B只有+2价,为第ⅡA族元素,原子半径A>B,则A为Mg元素,B为Be元素;A、B、D只有正价,原子半径D的介于A、B间,则D为Al元素.
Mg、Al、S都处于第三周期,原子序数增大,同周期自左而右原子半径减小,所以硫原子半径小于0.143nm,O、S处于同一主族,电子层越多,半径越大,所以原子半径S>O,即硫原子半径大于0.074nm.所以硫原子半径大于0.074nm小于0.143nm.
故选: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短周期元素W、X、Y和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元素W是制备一种高效电池的重要材料,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2倍,元素Y是地壳中含量最丰富的金属元素,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元素W、X的氯化物中,各原子均满足8电子的稳定结构
B.元素X与氢形成的原子比为1:1的化合物有很多种
C.元素Y的单质与氢氧化钠溶液或盐酸反应均有氢气生成
D.元素Z可与元素X形成共价化合物XZ2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简答题 AA、B、C、D、E、F六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E同主族,且E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A元素原子核内质子数的两倍.B、C两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D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C、D两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F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D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一半.回答下列问题:
(1)用电子式表示B、F两元素形成化合物的过程:______;
(2)A、C两元素的化合物与B的氢氧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3)D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______(填“大于”、“小于”)E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B(12分)A、B、C、D均为短周期不同主族的元素,分别属于三个不同的周期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C可形成原子个数比分别为1:1和2:1的两种化合物.A与B能形成一种使湿润红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X,A与D能形成酸性气体Y.A、B、C能形成一种离子化合物,其水溶液成弱酸性,请写出:
(1)D的元素符号______,X跟Y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用化学用语解释A、B、C形成的化合物水溶液呈弱酸性的原因______.
(3)铋(Bi)跟D元素能形成化合物(BiD3),其水解生成难溶于水的(BiOD).
①BiD3水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②把适量的BiD3溶于含有少量Y的水中,能得到澄清溶液,试分析可能的原因.______.
③医药上把BiOD叫做“次某酸铋”,分析这种叫法是否合理?______.若认为不合理,请说明理由,______.(若认为合理,此空可不作答).
参考答案:【A】A、B、C、D、E、F六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E同主族,且E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A元素原子核内质子数的两倍,则A为氧元素,E为硫元素;D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一半,D元素的原子序数大于氧元素,则D有3个电子层,故最外层电子数为4,故D为硅元素;B、C两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D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则B、C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4,原子序数B、C大于氧元素,则B、C两元素不可能为同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1、3组合,原子序数B小于C,故B为钠元素,C为铝元素;C、D两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F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则F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3+4=7,故F为氯元素.
故A为氧元素,B为钠元素,C为铝元素,D为硅元素,E为硫元素;F为氯元素.
(1)B为钠元素,F为氯元素,二者形成氯化钠,由钠离子与氯离子构成,用电子式表示氯化钠形成化合物的过程为
.
故答案为:
.
(2)A、C两元素的化合物为氧化铝,B的氢氧化物为氢氧化钠,氧化铝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偏铝酸钠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2O3+2OH-=2AlO2-+H2O.
故答案为:Al2O3+2OH-=2AlO2-+H2O.
(3)D为硅元素,F为氯元素,非金属性Si<Cl,非金属性越强,氢化物越稳定,D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小于E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故答案为:小于.
【B】A、B、C、D均为短周期不同主族的元素,分别属于三个不同的周期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与B能形成一种使湿润红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X,则X为NH3,所以A为氢元素,B为氮元素;A、C可形成原子个数比分别为1:1和2:1的两种化合物,C为氧元素,A、B、C能形成一种离子化合物为硝酸铵,其水溶液成弱酸性,符合题意;A与D能形成酸性气体Y,元素为不同主族的元素,分别属于三个不同的周期,故D为氯元素.
故A为氢元素,B为氮元素;C为氧元素,D为氯元素;X为NH3,Y为HCl.
(1)由上述分析可知,D为Cl;X为NH3,Y为HCl,氨气与氯化氢反应生成氯化铵,反应方程式为NH3+HCl=NH4Cl.
故答案为:NH3+HCl=NH4Cl.
(2)A为氢元素,B为氮元素;C为氧元素,A、B、C形成的离子化合物为硝酸铵,水溶液呈弱酸性的原因 NH4++H2O
NH3?H2O+H+.
故答案为:NH4++H2O
NH3?H2O+H+.
(3)D为氯元素,铋(Bi)跟Cl元素能形成化合物(BiCl3),其水解生成难溶于水的(BiOCl).
①BiCl3水解生成难溶于水的BiOCl,各元素化合价为变,所以水中氢原子与氯原子结合生成HCl,水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iCl3+H2O
BiOCl+2HCl.
故答案为:BiCl3+H2O
BiOCl+2HCl.
②Y为HCl,BiCl3水解BiCl3+H2O
BiOCl+2HCl,生成难溶于水的BiOCl,把适量的BiCl3溶于含有少量HCl的水中,盐酸抑制BiCl3水解,得到澄清溶液.
故答案为:盐酸抑制BiCl3水解.
③BiOCl中的Cl为-1价,不是+1价,这种叫法不合理.?
故答案为:不合理;BiOCl中的Cl为-1价,不是+1价.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