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2-02 07:38:26
1、实验题 下图是用干燥纯净的Cl2与Cu粉反应来制取无水氯化铜的装置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 小试管的作用是????;烧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⑵ B瓶中的溶液是????????,其作用是??????????????????;C瓶中盛放的溶液是?????????,其作用是??????????????。
⑶ 玻璃管D中反应的现象是?????????????????。
⑷ 干燥管E中盛有碱石灰,其作用是?????????????????????????????????????。
⑸ 开始实验时,应先点燃??????处(填“A”或“D” )的酒精灯,当???????????时再点燃另一处的酒精灯。
参考答案: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实验题 某学生利用以下装置探究氯气与氨之间的反应。其中A、F分别为氨气和氯气的发生装置,C为纯净干燥的氯气与氨反应的装置。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F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B中仪器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装置E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往装置A的烧瓶内加入粉末状固体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装置C内出现浓厚的白烟并在容器内壁凝结,另一生成物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 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有a mol氯气参加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总数为b个,则阿伏加德罗数常数为____________mol-1 (用含a、b的代数式表示)。
(5)将用F、E、D装置制得的氯气通人含74gCa(OH)2的石灰乳中,最多可制得漂白粉_________g.
参考答案:(1)MnO2+4HCl(浓)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3、实验题 某化学实验小组的同学为探究和比较SO2和氯水的漂白性,设计了如下的实验装置。 
(1)实验室用装置A制备SO2。某同学在实验时发现打开A的分液漏斗活塞后,漏斗中液体未流下,你认为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装置E制备Cl2,其反应的化学化学方程式为:MnO2+4HCl(浓)
MnCl2+Cl2↑+2H2O。若有6mol的HCl参加反应,则转移的电子总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①反应开始一段时间后,观察到B、D两个试管中的品红溶液出现的现象是: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停止通气后,再给B、D两个试管分别加热,两个试管中的现象分别为B:______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另一个实验小组的同学认为SO2和氯水都有漂白性,二者混合后的漂白性肯定会更强。他们将制得的SO2和Cl2按1:1同时通入到品红溶液中,结果发现褪色效果并不像想象的那样。请你分析该现象的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分液漏斗的玻璃塞没有取下来
(2)3×6.02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实验题 某学生设计了三个实验方案,用以检验淀粉的水解情况。
⑴方案甲:淀粉液
水解液
中和液
溶液变蓝
结论:淀粉没有水解
⑵方案乙:淀粉液
水解液
无红色沉淀
结论:淀粉没有水解
⑶方案甲:淀粉液
水解液
中和液
有红色沉淀
结论:淀粉已水解
以上三种方案的设计及结论是否正确?如不正确,请简述理由。
参考答案:(1)方案甲设计正确,但结论不正确。因为淀粉可能部分水解。<
本题解析:
【错解分析】实验中应注意的问题是:欲检验水解产物葡萄糖的生成,必须先加入NaOH溶液中和作催化剂的硫酸,再加入银氨溶液或新制氢氧化铜进行检验。没有分析实验条件,淀粉在酸性条件下的水解产物检验时,就加NaOH调节到碱性;用I2检验淀粉是否剩余时,不能加NaOH溶液到碱性,因为I2可以与NaOH溶液反应。
【正解】先分析每种方案的设计是否合理、科学、规范,如不符合要求,则其结论也不可靠,如方案设计合理可行,再评价其结论是否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5、实验题 某矿样含有大量的CuS、少量铁的氧化物及少量其它不溶于酸的杂质。某化学课外小组设计以下流程,以该矿样为原料生产CuCl2?2H2O晶体。
已知:在20℃时,氯化铜的溶解度是73g;常温下,金属离子开始沉淀和沉淀完全时的pH见下表。
| 金属离子 | 开始形成氢氧化物沉淀的pH | 完全形成氢氧化物沉淀的pH |
| Fe2+ | 7.0 | 9.0 |
| Fe3+ | 1.9 | 3.2 |
| Cu2+ | 4.7 | 6.7 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的焙烧过程中需要通入氧气。在实验室中使用中学化学常见物质、下图所示装置制取氧气,试写出你熟悉的、符合上述条件的两个化学方程式 ![]() (2)在焙烧过程中还有废气产生,其中一种是主要的大气污染物。 若在实验室中以碱液吸收处理之,下列A、B、C装置中可行的是____(填字母);若选用甲装置,则烧杯中的下层液体可以是?????????? ![]() (3)步骤②酸浸过程中,需要用到3 mollL的盐酸l00mL,配制该盐酸溶液时,除了用到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外,还需要的仪器有____; (4)步骤④加入物质X的目的是???????,物质X可以选用下列物质中的???????; A.氧化铜??? B.稀盐酸??? C.氨水?? D.氧化亚铁 (5)在整个生产流程中,共需要进行??????????????次过滤操作。 参考答案:(1)2H2O2 = 2H2O+O2↑,2Na2O2 + 2 本题解析:(1)根据装置图可知是固液不加热制气体,所以用H2O2和Na2O2来制取O2反应方程式为:2H2O2 = 2H2O + O2 ↑,2Na2O2 + 2H2O ="4NaOH" + O2 ↑ 本题难度:一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