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2-02 05:58:08
1、选择题 对下列实验操作和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
A.某学生用pH试纸测新制氯水的pH,先变红后褪色,是因为有强氧化性
B.加热碳酸氢钠固体,质量变轻,说明碳酸氢钠不稳定
C.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时发现浓度偏低,可能由于配制溶液所用的容量瓶事先未干燥
D.将铜片放入浓硫酸中,无明显实验现象,说明铜在冷的浓硫酸中发生钝化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A项:应为HClO具有强氧化性,故错;C项:容量瓶事先未干燥对结果无影响,故错;D项:铜不能在浓硫酸中发生钝化,故错。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无机物的性质和溶液配置的相关知识,题目难度不大,学生平时都注意知识细节的学习及积累。
本题难度:简单
2、实验题 (8分)下列A~E是初中化学中的五个实验装置,请按要求填空:
(1)A实验试管2中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_,试管1和2产生气体的体积比约为_________。
(2)C实验中烧杯3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D实验说明氧气的体积约占空气的_________,下列操作不妥的是_________。
①检查装置气密性????????? ②实验前夹紧止水夹
③冷却后再打开止水夹????? ④选用教室内的空气
(4)若用E装置除去O2中的水蒸气,该液体试剂为_______,医院还用此装置来观察给病人输氧情况,导管_______(填“a” 或“b”)应连接病人吸氧气的塑胶管。
(5)上述实验中操作错误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参考答案:(1)氢气(H2)? 1:2???(2)作对比或对比实验
本题解析:(1)根据实验现象可知,2中产生的气体多,所以根据方程式2H2O2H2↑+O2↑,2中是氢气,1中是氧气,体积之比是2︰1。
(2)根据实验可知,烧杯3是作对比或对比实验的。
(3)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大约是1/5。教师内学生多,所以空气中氧气含量低,应该用室外的空气,④不正确,其余都是正确的。答案选④.
(4)常用的液体干燥剂是浓硫酸。由于需要通过观察气泡来可知气流,所以a进入,b应连接病人吸氧气的塑胶管。
(5)浓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且浓硫酸的密度大于水的,所以稀释浓硫酸时,应该将浓硫酸注入水中,而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因此B是错误的。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炒河虾由青色变成红色,一同学认为这种红色物质可能是河虾体内某种物质在加热的时候发生颜色的改变。就这位同学的做法而言,这应该属于科学探究步骤中的(???)
A.实验
B.观察
C.假设
D.分类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这位同学的猜测,是假设。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时,若先用蒸馏水润湿试纸一定会导致测定结果偏大
B.可以采用蒸发浓缩、冷却结晶的方法从高锰酸钾溶液中获得高锰酸钾晶体
C.过滤时,为了加快过滤速率,可用玻璃棒在过滤器内搅拌
D.分液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后再将上层液体从下口放出到另-烧杯
参考答案:A.如溶液呈中性,则用蒸馏水润湿试纸不会产生影响,但即使溶液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下列仪器中,常用物质分离的是????????????????????????????????????
①容量瓶;②蒸馏烧瓶;③漏斗;④燃烧匙;⑤天平;⑥分液漏斗;⑦胶头滴管;⑧蒸发皿
A.①③⑤
B.②④⑦
C.①②⑥
D.②③⑥⑧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