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1-24 20:01:57
1、选择题 把V L含有MgS04和K2S04的混合溶液分成两等份,一份加入含a mol NaOH的溶液,恰好使镁离子完全沉淀为氢氧化镁:另一份加入含b mol BaCl2的溶液,恰好使硫酸根离子完全沉淀为硫酸钡。则原混合溶液中钾离子的浓度为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填空题 (14分)明矾石的主要成分是K2SO4·Al2(SO4)3·2Al2O3·6H2O,还含有杂质Fe2O3。利用明矾石来制取纯净的Al2O3、K2FeO4和H2SO4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焙烧炉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2(SO4)
2Al2O3+6SO2↑+3O2↑,若生成102gAl2O3,转移的电子数目为????????????????????.
(2)生成沉淀I的离子方程式为?????????,沉淀II的化学式为???????????????。
(3)溶液经加硫酸调节pH后,过滤,洗涤,可得沉淀I,证明沉淀I已洗涤干净的实验操作和现象是?????????????。
(4)写出Cl2将沉淀Ⅱ氧化为K2FeO4的化学方程式:???????????。
(5)从滤液中得到K2SO4晶体的方法是???????????????????????????。
(6) K2FeO4也可以铁为电极,通过电解浓的KOH溶液来制取,写出电解法制取K2FeO4的
阳极反应式:????????????????????.
参考答案:(每空2分,共14分)
(1)3.612×1024或6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1)102gAl2O3的物质的量是1mol,即生成1molAl2O3时也生成3mol的二氧化硫,硫酸根离子中S元素的化合价为+6价,二氧化硫中的S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所以生成3mol的二氧化硫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6mol,即3.612×1024或6NA;
(2)沉淀I是氢氧化铝沉淀,明矾石经过脱水、焙烧、与氢氧化钾溶液反应后得到的溶液中含有偏铝酸根离子,加入硫酸生成氢氧化铝沉淀,离子方程式为AlO2-+H++H2O=Al(OH)3↓ 沉淀II与氯气、氢氧化钾溶液反应生成高铁酸钾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二氧化碳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的盐是
A.只能生成碳酸钠
B.只能生成碳酸氢钠
C.生成不溶于水的沉淀
D.可能是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混合物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如果CO2和NaOH两者反应量不同,可能产生不同产物.
本题难度:困难
4、填空题 溶液中可能含有H+、K+、NH4+、Mg2+、Fe3+、Al3+、SO42-等离子,当向该溶液中加入某浓度的NaOH溶液时,发现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随NaOH溶液的体积变化如图所示,由此可知,
⑴、该溶液中肯定含有的离子是?????????????????,且各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肯定不含的离子是??????????????????????????????。
⑵、还有一种离子可能存在,写出检验这种离子的实验方法及现象:
???????????????????????????????????????????????????????????????????????????。
参考答案:H+、Al3+、NH4+、SO42-???? 2︰1︰3:4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0.1mol?L-1?Na2CO3溶液:
B.0.1mol?L
C.0.1mol?L-1 FeCl3溶液:
D.=1×1014的溶液:.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分析:A.离子之间结合生成碳酸钡沉淀;
B.OH-与HCO3-反应;
C.Fe3+、I-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D.
=1×1014的溶液,c(H+)=1mol/L,溶液显酸性.
解答:A.因Ba2+、CO32-离子之间结合生成碳酸钡沉淀,则不能共存,故A错误;
B.因OH-与HCO3-反应生成水和碳酸根离子,则不能共存,故B错误;
C.Fe3+、I-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则不能共存,故C错误;
D.
=1×1014的溶液,c(H+)=1mol/L,溶液显酸性,该组离子之间不反应,能共存,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离子的共存,明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及离子之间的反应即可解答,题目难度不大.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