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1-24 19:43:53
1、选择题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用滤纸称量氢氧化钠固体
B.用酸式滴定管取10.01ml 的0.1mol/L的碳酸钠溶液
C.用稀氨水清洗做过银镜反应的试管
D.用淀粉KI试纸检验Cl2要湿润试纸,用pH试纸测量溶液pH前试纸不能湿润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且易吸水,应该放在烧杯中称量,A不正确;碳酸钠溶液显碱性,应该用碱式滴定管量取,B不正确;单质银不能溶于氨水中,C不正确,应该用硝酸洗涤,所以正确的答案选D。
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属于实验考查中基础性知识的考查。本题主要是以常见仪器的选用、实验基本操作为中心,通过是什么、为什么和怎样做重点考查实验基本操作的规范性和准确及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下列有关操作或判断正确的是(??)
A.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定容时仰视刻度线会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高
B.用托盘天平称取25.20 g NaCl
C.用100 mL的量筒量取5.2 mL的盐酸
D.用浓盐酸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盐酸,量取浓盐酸时仰视量筒的刻度线会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高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A、观察刻度线时仰视,导致所配溶液的体积偏大,使所配溶液的浓度偏低,A不正确;B、用托盘天平称的精确度是0.1g,无法称取25.20 g NaCl,B不正确;C、选取量筒时,尽量选用能一次量取的最小规格的量筒;用10mL量筒量取5.2ml的稀盐酸,量筒选择才是合理,C不正确;D、量取浓盐酸时仰视量筒的刻度线,所取的盐酸比应取的量多,溶质的物质的量增加,会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高,D正确。选D。
本题难度:一般
3、实验题 某光卤石(KCl·MgCl2·6H2O)样品中含有不跟NaOH溶液和盐酸反应的杂质,某校化学课外活动研究小组现欲测定此样品中含KCl·MgCl2·6H2O的质量分数,经讨论有多种实验测定方案。
请根据提供的实验试剂和仪器(所需的仪器任选),选择精确度较高的实验测定方案,简要写出第二步以后的实验步骤和实验结果。
一、可选用的实验试剂:
(1)mol·L
NaOH溶液??? (2)
mol·L
Na2CO3溶液? (3)c mol·L
?HCl溶液
(4)d mol·LAgNO3溶液? (5)酚酞试液? (6)甲基橙试液
二、实验步骤:
第一步:称取m g样品,放入250mL烧杯中,加适量水溶解
第二步:
计算样品中含KCl·MgCl2·6H2O(相对分子质量为277.5)的质量分数的表达式:
????????????????????????????????????????????。
参考答案:第二步:加入A mL 本题解析:1.实验原理:根据KCl·MgCl2·6H2O的性质,可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再从所加试剂的量入手,或可用生成沉淀的质量进行计算来求得.? 2.由实验操作的难易确定最佳途径:①测定沉淀的质量:需要过滤、洗涤、烘干,步骤多,误差较大;②测定所加试剂的量:可通过滴定法,精确度较高,操作较简便.由此可见,方法②为最佳途径.? 3.再由细节,求完善:(1)为了使沉淀完全,沉淀剂必须过量;过量的试剂必须准确测出,涉及的实验步骤要尽可能少.? (2)中和滴定中指示剂的选择也很关键,仅仅从中和反应本身来讲,甲基橙、酚酞皆可用,但在此实验中影响到实验操作的难易,如选甲基橙作滴定过量碱的指示剂,就必须对生成的Mg(OH)2沉淀进行过滤、洗涤且将洗涤液合并后,再进行滴定;如选酚酞试液作指示剂,Mg(OH)2沉淀就无需过滤,因为酚酞变色范围在pH=8~10,滴定到终点时Mg(OH)2沉淀不会溶解.显然,用酚酞作指示剂简化了实验步骤,提高了实验的精确度,所以应选用酚酞作为测定过量的NaOH的指示剂。
本题难度:一般
4、填空题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科学,化学实验是学习探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之一。
(1)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填写序号)
a.使用托盘天平的第一步操作是将游码移至标尺零刻度处
b.过滤操作过程中,为加快过滤速度可用玻璃棒对漏斗中的溶液进行搅拌
c.用浓硫酸配制稀溶液时,在量筒中衡稀后要冷却至室温再转移到容量瓶中
d.用容量瓶配制溶液时,定容后摇匀液面下降,再加蒸馏水至刻度线处,所得溶液浓度偏低
(2)现有六种气体:H2、O2、NH3、SO2、NO2、NO。可以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收集。
①若气体从B口进入,可收集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__;
②若在烧瓶中注满水,则气体应该从___(填写“A”或“B”)口进入,可以收集的气体是_____。
参考答案:(1)ad(2分,多选、错选均不得分)?(2)①H2、NH3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1)a.使用托盘天平的第一步操作是将游码移至标尺零刻度处,检查天平是否平衡,a正确;b.过滤操作过程中,玻璃棒只能用来引流,不能用玻璃棒对漏斗中的溶液进行搅拌,b错误;c.量筒不能用来稀释溶液或溶解固体,所以用浓硫酸配制稀溶液时,应在烧杯中稀释后要冷却至室温再转移到容量瓶中,c不正确;d.用容量瓶配制溶液时,定容后摇匀液面下降,再加蒸馏水至刻度线处,则溶液的体积增加,因此所得溶液浓度偏低,d正确,答案选ad。
(2)①作气体的收集装置时,当从B口通入气体时,相当于采取的是向小排空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酸化”是实验中经常采用的方法,下列酸化过程正确的是
A.抑制Fe2+的水解,用稀硝酸酸化
B.提高高锰酸钾的氧化能力,用盐酸酸化
C.确认溶液中含有时,先用盐酸酸化,再检验
D.检验氯乙烷中的氯元素,加碱溶液加热后,用稀硫酸酸化后,再检验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A、硝酸有强氧化性,能将Fe2+氧化为Fe3+,故A错误; B、由于高锰酸钾具有强氧化性,可先将氯离子氧化为氯气,不能用盐酸酸化,故B错误;C、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SO42-时,先加盐酸酸化的目的是为了防止SO32-、CO32-等离子对SO42-的干扰,故C正确;D、检验氯乙烷中的氯元素时,将氯乙烷和NaOH溶液混合加热后,用硝酸酸化,然后加入硝酸银溶液观察是否有白色沉淀生成,硫酸银是白色沉淀,不能用硫酸酸化,故D错误。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