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1-19 12:07:23
1、选择题 下列不存在丁达尔效应的分散系是
A.食盐水
B.稀豆浆
C.有尘埃的空气
D.向沸水中滴入FeCl3饱和溶液所得液体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分析:根据胶体能够发生丁达尔现象,只要在选项中判断分散系是否是胶体即可作答.
解答:A.食盐水为溶液,不是胶体,不具有丁达尔效应,故A正确;
B.稀豆浆为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故B错误;
C、有尘埃的空气属于胶体,存在丁达尔效应,故C错误;
D.向沸水中滴入FeCl3饱和溶液可得氢氧化铁胶体,存在丁达尔效应,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胶体的性质,比较简单,只要准确掌握胶体性质即可作答.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铝热剂
B.铝土矿
C.明矾
D.含镁60%的MgO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明矾是十二水硫酸铝钾,属于纯净物.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下列问题处理的过程中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通过水解将“地沟油”制成肥皂
B.用多孔吸附剂淸除海面上泄漏的原油
C.把放射性核废料深埋于地下岩层
D.用蒸馏方法从食盐水中获得纯净水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分析: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原子核不变的情况下,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
解答:A.“地沟油”的主要成分是油脂,油脂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生成高级脂肪酸钠和甘油,生成了新物质,故A正确;
B.用多孔吸附剂淸除海面上泄漏的原油,没有新物质生成,故B错误;
C.把放射性核废料深埋于地下岩层,没有新物质生成,故C错误;
D.用蒸馏方法从食盐水中获得纯净水,实现了水由液态到气态再到液态的转变,是物质三态之间的转变,没有新物质生成,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解答本题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化学变化.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某溶液中可能含有OH-、CO32-、AlO2-、SiO32-、SO42-、Na+、Fe3+、Mg2+、Al3+等离子。当向该溶液中加入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时,发现生成沉淀物质的量随盐酸的体积变化的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溶液一定含有Na2SO4
B.反应最后形成的溶液中的溶质为NaCl
C.原溶液中一定含有的阴离子是OH-、CO32-、AlO2-、SiO32-
D.原溶液中含有CO32-与Al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根据图像可知,最初没有沉淀生成,这说明溶液中一定含有OH-,则溶液中就一定没有Fe3+、Mg2+、Al3+等离子,因此根据溶液的电中性可知,一定含有钠离子。根据图像可知,当沉淀不再发生变化时,继续加入盐酸,盐酸仍然被消耗,所以一定含有CO32-。如果继续再加入盐酸,沉淀开始减少,但不完全消失,这说明沉淀一定是氢氧化铝和硅酸沉淀,所以溶液中一定含有AlO2-、SiO32-。和碳酸钠反应的盐酸是2体积,而与氢氧化铝反应的盐酸是4体积,所以原溶液中含有CO32-与Al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由于不能确定是否含有SO42-,所以选项A是和B是不正确的,因此正确的答案选C。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下列各组混合物,适合用分液方法分离的是
A.食盐和泥沙
B.食盐和水
C.酒精和水
D.汽油和水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分析:分液可以将互不相溶的两层液体分开.
解答:A.食盐和泥沙应先溶解后用过滤分离,故A错误;
B.食盐和水是互溶的,可以利用蒸发来分离,故B错误;
C.酒精和水是互溶的,可以利用蒸馏来分离,故C错误;
D.汽油和水是互不相溶的两层液体,可以用分液分离,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物质分离方法中的分液法,熟记教材知识是解题的关键所在,难度不大.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