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1-19 10:17:36
1、选择题 在标准状况下,aL氢气和氯气的混合气体经光照反应后,所得气体恰好使b(mol)NaOH完全转化为盐,那么a与b的关系不可能是
A.b=a/22.4
B.b<a/22.4
C.b>a/22.4
D.b≥a/22.4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一定温度下,满足下列条件的溶液一定呈酸性的是
A.能与金属Al反应放出H2的溶液
B.加酚酞后显无色的溶液
C.pH=6的某溶液
D.c(H+)>c(OH—)的任意水溶液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只要溶液中氢离子的浓度大于OH-的浓度,溶液就是显酸性的,所以选项D正确。A中氢氧化钠溶液也能和铝反应生成氢气,A不正确;酚酞的变色范围是8.2~10.0,所以加酚酞后显无色的溶液不一定显酸性,B不正确;选项C中不能确定溶液的温度,因此pH=6的溶液不一定显酸性,C不正确,答案选D。
考点:考查溶液酸碱性的判断
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考点,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对溶液酸碱性判断的了解掌握情况,旨在巩固学生的基础,提高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该题的关键是明确溶液酸碱性判断依据,尤其是注意利用pH判断时,应该注意其适用范围和条件。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草酸是二元中强酸,草酸氢钠溶液显酸性。常温下,向10?mL?0.01?mol·L-1?NaHC2O4溶液中滴加0.01?mol·L-1?NaOH溶液,随着NaOH溶液体积的增加,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V(NaOH)=0时,c(H+)=1×10-2 mol·L-1
B.V(NaOH)<10 mL时,不可能存在c(Na+)=2c(C2O42-)+c(HC2O4-)
C.V(NaOH)=10 mL时,c(H+)=1×10-7 mol/L
D.V(NaOH)>10 mL时,c(Na+)>c(C2O42-)>c(HC2O4-)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草酸氢钠溶液显酸性,说明草酸氢钠的电离程度大于其水解程度。因为草酸是弱电解质,所以0.01 mol·L-1 NaHC2O4溶液中,氢离子的浓度小于0.01mol/L,A不正确。加入氢氧化钠发生的反应为NaOH+NaHC2O4==Na2C2O4+H2O,二者恰好反应时,消耗氢氧化钠10ml。生成物草酸钠水解,溶液显碱性,C不正确。如果氢氧化钠的体积小于10ml,则二者反应后,溶液就有可能显中性。根据电荷守恒c(H+)+c(Na+)=2c(C2O42-)+c(HC2O4-)+c(OH-)可知,如果溶液显中性,则c(Na+)=2c(C2O42-)+c(HC2O4-),因此B也是不正确的。当氢氧化钠大于10ml时,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钠和草酸钠两种溶质,由于草酸钠的水解以第一步水解为主,且氢氧化钠的存在会抑制其水解,因此选项D是正确的。答案选D。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下列各项操作中,不发生“先沉淀后溶解”现象的是
①向饱和Na2CO3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
②向Fe(OH)3胶体中逐滴滴入过量的稀H2SO4
③向AgI胶体中逐滴加入过量的稀盐酸
④向石灰水中通入过量的CO2
⑤向硅酸钠溶液中逐滴加入过量的盐酸
A.①②③
B.②③⑤
C.①②③⑤
D.①③⑤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几位同学用实验的方法并通过观察证明了这样一个事实:氯气通入水中能发生反应,但不可能全部转化成HClO和HCl.你认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向新制的氯水中加KI淀粉溶液即可证明
B.向失效的氯水中加KI淀粉溶液即可证明
C.直接观察溶液仍显黄绿色即可说明,不需实验
D.用实验证明干燥的氯气不能使干燥的有色布条褪色,氯水显黄绿色但却能使有色布条褪色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对同学的思维严谨性是一个考验.Cl2和HClO都有强氧化性,加KI淀粉溶液都变蓝色,而失效的氯水无变化,两者说明不了问题.观察颜色仅能说明Cl2的存在,必须考虑到验证生成物的存在,才可证明Cl2不能全部转化成产物.D正确,较严密.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