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电解池原理》考点特训(2017年冲刺版)(五)

时间:2017-01-19 09:29:24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填空题  某兴趣小组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1)断开K2、闭合K1,U形管内除电极上有气泡外,还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阳极电极反应式为                。当电路中转移0.001mol电子时,右侧注射器最多可以收集到气体        mL(折算为标准状况)。
(2)断开K2、闭合K1一段时间,待注射器中充有一定量的气体后,断开K1、闭合K2,此时装置内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实现能量转化的化学方程式为               
(3)假设实验装置不漏气,当(2)中注射器内气体全部参加反应后,U形管内的溶液理论上        (填“能”或“不能”)恢复原样。


参考答案:(1)有白色沉淀生成    2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1)若断开K2、闭合K1,该装置为电解池。左边的石墨电极为阳极,右边的石墨电极为阴极。在阳极由于放电能力Cl->OH-,所以发生反应:2Cl—2e-=Cl2↑。在阴极由于放电能力H+>Mg2+,因此在阴极发生反应:2H++2e-=H2↑。H+不断放电,破坏了附近的水的电离平衡,水继续电离。最终使附近的水溶液显碱性。这时会发生反应:Mg2+ +2OH-=Mg(OH)2↓.因此在U形管内除电极上有气泡外,还可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当电路中转移0.001mol电子时,根据电子守恒可知右侧注射器收集的H2的物质的量为0.0005mol.其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0.0005mo×22.4L/mol=0.0112L=11.2ml.(2)若断开K2、闭合K1,发生的的电解池反应,左边收集的是Cl2,右边收集的是H2。此时断开K1、闭合K2,装置内就实现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即发生了原电池反应。实现能量转化的化学方程式为H2+Cl2=2HCl。(3)假设实验装置不漏气,当(2)中注射器内气体全部参加反应后,根据能量守恒定律,U形管内的溶液理论上能恢复原样。
考点:考查电解池、原电池的反应原理及应用的知识。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如图装置中,小试管内为红墨水,带有支管的U型管中盛有pH=4的雨水和生铁片。经观察,装置中有如下现象:开始时插在小试管中的导管内的液面下降,一段时间后导管内的液面回升,略高于U型管中的液面。以下有关解释合理的是


[???? ]


A.生铁片中的碳是原电池的负极,发生还原反应
B.雨水酸性较强,生铁片始终发生析氢腐蚀
C.墨水液面回升时,正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
D.U型管中溶液pH逐渐减小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填空题  工业上生产氯气常用电解槽中电解饱和食盐水,为了避免电解产物之间发生反应,常用阳离子交换膜将电解槽隔成两部分。下图(左图)为电解槽的示意图。

(1)这种阳离子交换膜,只允许溶液中的            通过。(填下列微粒的编号)
①H2  ②Cl2  ③H+ ④Cl-  ⑤Na+ ⑥OH-
(2)写出在电解过程中发生的电极方程式阳极:                             
(3)已知某电解槽每小时加入10%的氢氧化钠溶液10kg,每小时能收集到标况下的氢气896L,而且两边的水不能自由流通。则理论上计算,电解后流出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4)某化学课外兴趣小组设计了用电解法制取乙醇钠的工业方法,所用的电解槽如上右图所示,设计要求:①所用的交换膜不能让分子自由通过;②电解过程中消耗的原料是氢氧化钠和乙醇。回答下列问题:
①写出在电解过程中发生的电极方程式
阴极:                                      
②最后从乙醇钠的乙醇溶液中分离得到纯净乙醇钠固体的方法是:           


参考答案:(1)③⑤(3分)(2)阳极;2Cl--2e-=Cl2(3分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1)阳离子交换膜只允许阳离子钠离子、氢离子通过,而阴离子和分子均不能通过,故答案为:③⑤。
(2)电解池中和电源的正极相连的是电解池的阳极,阳极上氯离子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即2Cl--2e-=Cl2↑,故答案为:2Cl--2e-=Cl2↑。
(3)氢气的物质的量=896L÷22.4L/mol=40mol,质量为40mol×2g/mol=80g,根据电解方程式:2NaCl+2H2O 2NaOH+H2↑+Cl2↑,可得生成的NaOH为:m(NaOH)=2×40mol×40g/mol=3200g,溶液增加的质量为增加的钠元素的质量减去生成氢气的质量,为:2×40mol×23g/mol-80g=1760g;溶液中溶质氢氧化钠的质量为10000g×10%+3200g=4200g,溶液的质量为10000g+1760g=11760g,电解后流出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4200g÷11760g×100%=35.7%。
(4)①电解池中和电源的负极相连的是电解池的阴极,阴极上乙醇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即2CH3CH2OH+2e-=2CH3CH2O-+H2↑。
②从溶液中析出溶质的方法是蒸发结晶,故答案为:蒸发结晶.
考点:本题考查电解原理,物质的分离、提纯和除杂、电解方程式的书写及相关计算。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15.把锌片和铁片放在盛有稀食盐水和K3[Fe(CN)6]试液混合溶液的培养皿中(如图所示平面图),经过一段时间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Ⅰ附近溶液pH降低
B.Ⅱ附近很快出现蓝色沉淀

C.Ⅲ附近产生黄绿色气体
D.Ⅳ附近很快生成铁锈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第一个图示是电解池,铁做阳极,铁失电子生成亚铁离子,锌做阴极,在阴极上,2H++2e-=H2↑,破坏了锌片附近水的电离平衡,使得OH-浓度增大,所以Ⅰ附近溶液pH增大,;K3[Fe(CN)6]叫赤血盐,[Fe(CN)6]3-是络离子相对稳定,一般的化学反应不会破坏, [Fe(CN)6]3- + Fe2+ ="==" Fe[Fe(CN)6]-,后一种物质的钾盐是颜色特别深的蓝色沉淀,叫做普鲁士蓝,因此Ⅱ附近出现蓝色沉淀;第二个图示是原电池,锌做负极,锌失电子形成锌离子,无黄绿色气体生成,同时Fe被保护起来,不会迅速生锈。
考点:电解池、原电池
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但是关键是要弄清楚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差别,再进一步进行判断。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电解CuCl2和NaCl的混合溶液,阴极和阳极上分别析出的物质是(???)
A.H2和Cl2
B.Cu和Cl2
C.H2和O2
D.Cu和O2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考查电极产物的判断。惰性电极电解时,阳极是氯离子放电,生成氯气。阴极是铜离子放电,析出铜,所以答案选B。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4 5 6 下页 尾页 5/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