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知识点归纳《盐类水解的原理》考点强化练习(2017年押题版)(四)

时间:2017-01-17 22:21: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人类研究物质微观结构的过程中,先后使用了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扫描隧道显微镜三种不同层次的观测仪器
B.铝硅酸盐分子筛可用于物质分离,还可用作干燥剂、催化剂及催化剂载体
C.使用可再生资源、提高原子经济性、推广利用二氧化碳与环氧丙烷生成的可降解高聚物等都是绿色化学的内容
D.铁盐会水解产生具有吸附性的胶体粒子,可用于饮用水的杀菌消毒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A项在人类研究物质微观结构的过程中,先后使用了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扫描隧道显微镜三种不同层次的观测仪器,A项正确;B项铝硅酸盐形成的分子筛中有许多笼状空穴和通道,常用于分离、提纯气体或液体混合物,还可作干燥剂、离子交换剂、催化剂及催化剂载体等,故B项正确;C项“绿色化学”由美国化学会(ACS)提出,目前得到世界广泛的响应。其核心是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工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反应物的原子全部转化为期望的最终产物,故使用可再生资源、提高原子经济性、推广利用二氧化碳与环氧丙烷生成的可降解高聚物等都是绿色化学的内容,C项正确;D.铁盐会水解产生具有吸附性的胶体粒子,可用于饮用水的净化处理,但不能用于饮用水的杀菌消毒,故D项错误;本题选D。
考点:化学与生产生活。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现有1.0 mol/L的NaOH溶液0.1L,若通入标准状况下体积为2.24L 的SO2气体,使其充分反应后,则所得溶液中各粒子浓度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A.c(Na+)+c(H+) = c(HSO3―) +c(SO32―) + c( OH―)
B.c(Na+) = c(H2SO3) + c(HSO3―) + c ( H+)
C.c(SO32―) + c( OH―) = c(H+) + c(H2SO3)
D.c(Na+)>c(HSO3―)>c( OH―)>c(H2SO3)>c(SO32―)>c(H+)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n(SO2)=2.24L÷22.4L/mol=0.1mol, n(NaOH)=0.1L×1mol/L=0.1mol,二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O2+NaOH=NaHSO3,反应后为NaHSO3溶液,则
溶液存在电荷守恒,则应有c(Na+)+c(H+)=c(HSO3-)+2c(SO32-)+c(OH-),故A不正确;根据物料守恒,则c(HSO3-)+c(SO32-)+c(H2SO3)=c(Na+)=1mol?L-1,所以B不正确;根据物料守恒和电荷守恒可知,c(SO32―) + c(OH-)=c(H+)+c(H2SO3),C正确;HSO3-的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溶液显酸性,所以选项D不正确,答案选C。
考点:考查离子浓度大小比较
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属于中等难度试题的考查。本题注意根据反应物的物质的量判断反应物,比较离子浓度大小关系时,常常用到电荷守恒、物料守恒以及质子守恒等方法,做题时注意体会和总结。


本题难度:简单



3、填空题  (12分)镧是重要的稀土元素,应用非常广泛,如应用于压电材料、催化剂等领域。

已知:①镧是较活泼金属,在空气中易被氧化;②氢氧化镧是难溶于水的弱碱;

金属
熔点(℃)
沸点(℃)


841
1487


920
3470


(1)操作1、3是相同操作,其名称是                     
(2)操作2中要在HCl气体的氛围内加热的原因是                      
(3)电解制镧的尾气要用碱液吸收,请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4)真空、高温过程中的反应方程式为                               

(5)粗镧精制过程中温度控制范围                             
(6)重熔蒸馏制得的镧中仍然混有及少量的钙。某批次产品69.709g,经分析含钙0.209g,该产品的等级为                       (化工产品等级标准:优级纯≥99.8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0.1 mol·L-1氨水中,c(OH-)<c(NH4+)<0.1 mol
B.室温时10 mL0.02 mol·L-1HCl溶液与10mL0.02 mol·L-1Ba(OH)2溶液充分混合,若混合后溶液的体积为20 mL,则溶液的pH=12
C.在0.1 mol·L-1CH3COONa溶液中,c(OH-)=c(CH3COOH)+c(H+)-C(CH3COO-)
D.0.1 mol·L-1某二元弱酸碱性NaHA溶液中,c(Na+)=2c(A2-)+c(HA-)+c(H2A)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如下图所示的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气泡是CO2气体
B.加入石灰石的目的是为了促进氯化铁水解
C.最终所得红褐色液体为氢氧化铁胶体
D.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气泡是HCl气体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A、氯化铁溶液中铁离子水解使溶液显酸性,加入石灰石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不选A;B、加入石灰石消耗了水解产生的氢离子,促进了氯化铁的水解,不选B;C、氯化铁水解程度增大,得到了红褐色透明液体为氢氧化铁胶体,不选C;D、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气泡为二氧化碳,不是氯化氢,选D。
考点:水解的影响因素。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3 4 5 下页 尾页 4/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