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1-17 11:10:55
1、选择题 人工固氮的成功对人类社会的进步具有重大意义,下列过程属于人工固氮的是
A.种植豆科植物,利用其根瘤菌将氮气转化为蛋白质
B.闪电时氮气和氧气化合,生成的氮的化合物被植物吸收
C.化工厂中在催化剂帮助下氮气和氢气化合成氨气
D.以氨气为原料生产各种化肥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分析:人工固氮是人为的条件下将氮元素的单质转化为化合物的过程.
解答:A、豆科植物的根瘤菌将氮的化合物转变成植物蛋白属于生物固氮过程,故A错误;
B、闪电时氮气和氧气反应生成NO,是在自然条件下的氮的固定,故B错误;
C、N2与H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NH3属于工业合成氨的过程,属于人工固氮方式,故C正确;
D、由NH3生产各种化肥,是氮的化合物之间的转化过程,不属于氮的固定过程,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氮的固定以及分类方面的知识,注意知识的积累是解题的关键,难度不大.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近年来,科学家一直在探索利用铝粉作燃料的可能性,以期望铝能成为一种石油的取代物。假如铝作为一种普遍使用的新型能源被开发利用,下列关于其有利因素的说法中,你认为哪项是错误的
A.铝质轻,便于运输、贮存且安全
B.铝燃烧时放出的热量大,且燃烧后新产物对环境的污染容易得到有效的控制
C.在地球上,铝矿资源丰富
D.现代电冶铝的工业技术已为铝作为新能源奠定了重要基础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电冶铝需要消耗大量的电能,不利于节能降耗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进行化学实验,观测实验现象,通过分析推理得出正确的结论是化学学习的方法之一.对下列实验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
A.浓硝酸在光照条件下变黄,说明浓硝酸不稳定生成有色产物能溶于硝酸
B.在KI淀粉溶液中通入氯气,溶液变蓝,说明氯气能与淀粉发生显色反应
C.在某溶液中加入硝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含SO42-
D.将铜片放入浓硫酸中,无明显实验现象,说明铜在冷的浓硫酸中发生钝化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分析:A、浓硝酸不稳定分解生成的二氧化氮溶于硝酸,使硝酸呈黄色.
B、氯气氧化碘离子为碘单质,碘遇淀粉变蓝色.
C、某溶液中加入硝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溶液可能含有Ag+或SO42-或SO32-.
D、钝化是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保护膜,阻止内部金属继续反应,铜片与浓硫酸反应需要加热.
解答:A、浓硝酸不稳定分解生成的二氧化氮溶于硝酸,使硝酸呈黄色,故A正确;
B、氯气氧化碘离子为碘单质,碘遇淀粉变蓝色,故B错误;
C、溶液含有Ag+或SO42-或SO32-,加入硝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会有白色沉淀生成,不能说明溶液含SO42-,故C错误;
D、钝化是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保护膜,阻止内部金属继续反应,铜片与浓硫酸反应需要加热,不加热铜与浓硫酸不反应,不能说明铜在冷的浓硫酸中发生钝化,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考查元素化合物的性质,难度不大,注意C选项中干扰离子的影响.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Na比K的金属性强
B.Na和K的电子层数相同
C.Na和K都是强还原剂
D.Na和K灼烧时都能使火焰呈现紫色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同族元素,从上往下,金属性逐渐增强,钾比钠活泼;
B.钾比钠多一个电子层;
D.钠的焰色为黄色,钾的焰色反应,透过蓝色钴玻璃显紫色。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有机物是从动植物体内提取的有生命的化合物
B.易溶于汽油、酒精、苯等有机溶剂的物质一定是有机物
C.所有的有机化合物都很容易燃烧
D.有机物有的不溶于水,有的可溶于水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