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知识点讲解《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试题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九)

时间:2017-01-17 11:06:56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用氨水不能鉴别Al(NO3)3、AgNO3、KNO3三种溶液
B.如图所示的装置可用于干燥、收集并吸收多余的氨气

C.除去CO2中少量的SO2,可将混合气体通入饱和
NaHCO3溶液后干燥
D.淀粉和稀H2SO4混合加热后,再加新制的Cu(OH)2悬浊液加热至沸腾,无砖红色固体生成,说明淀粉没有水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实验题  (8分)某实验小组分别用图1、2装置测定某种钙片中碳酸钙的含量,夹持装置已略去。
提供的试剂:研细的钙片粉末(钙片中的其他成分不与盐酸反应)、2mol/L 盐酸、5%NaOH溶液、饱和Na2CO3溶液、饱和NaHCO3溶液和蒸馏水。

图1?????????????????????????图2
实验过程:
I.检查两套装置的气密性。
II.在A、C的右边加入0.25 g钙片粉末,左边加入3 mL 2mol/L盐酸,塞紧塞子。在B、E中均加入饱和NaHCO3溶液,如图所示,记下量气管读数。
Ⅲ.将A、C倾斜,使液体与固体混合,实验结束并冷却后读出量气管读数,测得 B中收集到的气体为41.90 mL,E中收集到的气体体积为39.20 mL(以上气体体积均已折算为标准状况下的体积)。
回答下列问题:
(1)I中检查图1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
(2)A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D中加入的试剂为??????
(3)实验前左右两管液面在同一水平面上,最后读数时右管的液面高于左管的液面,
应进行的操作是????????
(4)图2实验所得钙片中的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图1实验比图2实验所得钙片中的碳酸钙含量偏高,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偏高的原因:?????????


参考答案:(8分)
(1)往B中右侧量气管中加水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无论在化学实验室还是在家中进行实验或探究活动,都必须注意安全。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在实验室千万不要品尝有毒的药品,如果药品无毒的话可以少量品尝
B.如果实验过程中发现酒精灯内酒精量不够,可以随时打开塞子往里面加酒精
C.如果火灾现场存有金属钠,千万不要用水灭火,应该迅速使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D.为防止试管破裂,加热固体药品时试管口一般要略低于试管底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下列实验操作或事实与预期实验目的或所得结论一致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或事实
实验目的或结论

A
某溶液冒出气泡
说明原溶液中一定含有CO32-

B
SiO2与纯碱高温可生成CO2
说明硅酸的酸性比碳酸强

C
碘化钾溶液久置显黄色
是由于I-被还原,析出的I2溶于溶液中

D
铁钉放在浓硝酸中浸泡后,再用蒸馏水冲洗,然后放入CuSO4溶液中不反应
说明铁钉表面形成了一层致密稳定的氧化膜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A,碳酸氢盐也能和盐酸反应生成CO2气体,A不正确;B、SiO2与纯碱高温可生成CO2,不是在溶液中进行的,符合难挥发性制取挥发性物质,但碳酸的酸性强于硅酸的,B不正确;C、碘离子检验还原性,极易被氧化生成单质碘,而显黄色,C不正确;D、常温下铁在浓硝酸中发生钝化,铁钉表面形成了一层致密稳定的氧化膜,因此不与硫酸铜溶液反应,D正确,答案选D。
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属于中等难度试题的考查,试题贴近高考,意在培养分析、归纳和总结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和规范严谨的实验设计能力,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本题难度:一般



5、填空题  为了将混有K2SO4、MgSO4的KNO3固体提纯,并制得纯净的KNO3溶液,某学生设计如下实验方案:

(1)操作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操作②~④加入的试剂依次可以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何判断SO42-已除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多次沉淀_______ (填“需要”或“不需要”)多次过滤,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该同学的实验设计方案是否严密?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加水溶解
(2)Ba(NO3)2、K2CO3、K


本题解析:沉淀反应必须在溶液中进行,以便充分反应,并使杂质完全沉淀,所以首先应当将固体配制成溶液。除去SO42-、Mg2+的方法一般是使它们分别形成BaSO4和Mg(OH)2沉淀,所以需要加入稍过量的Ba(NO3)2和KOH溶液,过量的Ba2+可用K2CO3溶液除去,因此实验时必须先加入Ba(NO3)2溶液,后加入K2CO3溶液,同时要注意不可加入BaCl2、Na2CO3和NaOH溶液进行除杂,也不可用稀盐酸调节溶液的pH,否则会引进Na+和Cl-杂质。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8 9 10 下页 尾页 9/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