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1-16 17:00:59
1、选择题 国家环保部对《环境空气质量标准》重新作了修订,向社会征求意见的截止期是2011年12月5日。本次修订的内容有多项,其中有“调整了污染物项目及监测规范”“增设了颗粒物(PM2.5)浓度限值,增设了臭氧8小时平均浓度限值”“调整了污染物项目及监测规范”等等。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臭氧与空气中的一些碳氢化合物发生作用后会产生光化学烟雾,光化学烟雾对人体健康、植物生长等有严重危害
B.高空中臭氧层能够吸收太阳紫外线,为地球上的生物提供了天然的保护屏障。但低空的臭氧是污染气体,会给人体造成伤害
C.化石类燃料的燃烧、含硫金属矿石的冶炼和硫酸的生产等过程中都是造成二氧化硫污染的重要原因
D.PM2.5是指环境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2.5μm的颗粒物,也称细颗粒物。直径为2.5μm的颗粒物分散在空气中形成胶体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光化学烟雾,是城市大气中的碳氢化合物(HC)和氮氧化合物(NOx)在阳光紫外线的作用下发生的一系列链式大气化学反应生成以臭氧(O3)为代表的刺激性二次污染物,与环境污染有关,A正确;B、在大气层中有一厚度极薄的臭氧层.臭氧层能吸收太阳辐射中的大量紫外线,使地球上的生物免遭紫外线的伤害,B正确;C、化石类燃料的燃烧、含硫金属矿石的冶炼和硫酸的生产等过程中,都有SO2排放,都是造成二氧化硫污染的重要原因,C正确;D、 胶体的分散质的直径大小为1-100nm,小于0.1微米(1微米=1000纳米)的颗粒称为浮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目前,我国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日报的监测项目中不包括
A.二氧化硫(SO2)
B.二氧化碳(CO2)
C.二氧化氮(NO2)
D.总悬浮颗粒物(TSP)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考查化学与生活、环境保护等。CO2不是大气污染物,答案选B。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今年菲律宾遭热带风暴“天鹰”袭击,引发大面积的洪涝灾害,灾区的饮用水需进行处理方可饮用。下列处理方式中,最合理的顺序是
①化学沉降(用明矾)②消毒杀菌(用漂粉精)③自然沉降④加热煮沸
A.①②③④
B.③①②④
C.③①④②
D.①③④②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净化水时,先通过自然沉降可以使较大的颗粒沉淀,再通过化学沉降可以使较小的颗粒沉淀,通过过滤可以除去沉淀,再加入消毒剂对水进行消毒,在输送到用户的过程中,还可能带入病菌,最后通过加热煮沸可以再次消毒.
故选B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下列做法不能体现低碳生活的是??????????????????????????????????(???)
A.尽量购买本地的、当季的食物
B.用石油液化气代替天然气
C.瑞士馆用大豆纤维制成的红色幕帷,能发电,可天然降解
D.零排放的燃料电池汽车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2010年11月,在墨西哥坎昆举行了全球环境气候会议,我国近年在节能减排方面取得的成就受到了肯定。下列减排的气体中,造成地球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是
A.二氧化碳
B.二氧化硫
C.氮氧化物
D.含铅废气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正确答案:A
A、二氧化碳气体具有吸热和隔热的功能。B、C.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形成酸雨; D.含铅废气,污染大气。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