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1-15 15:46:54
1、选择题 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A.分液时,分液漏斗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B.蒸馏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支管口
C.蒸发结晶时当蒸发到剩有少量液体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液体蒸干
D.用容量瓶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时,溶解后的溶液要马上转移至容量瓶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A、分液时,为避免液体二次污染,分液漏斗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正确;B、蒸馏时,温度计测蒸汽的温度,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支管口,正确;C、蒸发结晶时当蒸发到剩有少量液体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液体蒸干,正确;D、用容量瓶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时,溶解后的溶液要冷却至室温再转移至容量瓶,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中合理的是(?? )
A.用托盘天平称取11.70 g食盐
B.用量筒量取12.36 mL盐酸
C.用酸式滴定管量取21.20 mL 0.10 mol/L的H2SO4溶液
D.测定溶液的pH时,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溶液,点在用蒸馏水润湿过的pH试纸上,再与标准比色卡比较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项中托盘天平读数只能精确到0.1 g,B项中量筒读数只能精确到0.1 mL;D项中测定溶液pH时,不能用蒸馏水润湿pH试纸。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下列溶液可以盛放在玻璃试剂瓶中但不能用磨口玻璃塞的是(???)
A.稀盐酸
B.氰氟酸
C.氢氧化钠溶液
D.氯化钠溶液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D中应该用磨口玻璃塞,B中能腐蚀玻璃,保存在塑料瓶中。C正确,氢氧化钠容易和二氧化硅反应生成粘性强的硅酸钠,使瓶口和玻璃塞黏合在一起,不易打开。答案选C。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推理得出正确的结论,这是化学学习的方法之一。对下列实验事实解释正确的是
? | 现?象 | 解?释 |
A | 浓HNO3在光照条件下变黄 | 浓硝酸不稳定,生成的有色产物能溶于浓硝酸 |
B | K I淀粉溶液中通入适量Cl2,溶液变蓝 | Cl2能与淀粉发生显色反应 |
C | 向某溶液中加硝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 ![]() |
D | 向盐酸中加入浓硫酸时产生白雾 | 说明浓硫酸具有脱水性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过滤时不能用玻璃棒搅拌过滤器中的液体,选项A错误;氯水中的HClO有强氧化性,pH试纸变红色后又被氧化褪色,不能用pH试纸测pH;蒸发操作时,不能把水分完全蒸干,当出现大量晶体,剩余少量液体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蒸干,选项D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