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1-15 15:28:41
1、选择题 下列依据相关实验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在0.1mol·L-1 Na2CO3溶液中,加两滴酚酞显浅红色,微热后红色加深,说明盐类水解反应是吸热反应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A、CO32—水解生成OH—,升温促进水解,正确;B、也可能是KOH溶液,错误;C、当FeCl2溶液中含有少量的Fe3+时,加入KSCN溶液也呈血红色,错误;D、也可能含有HCO3-,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配制1mol·L-1 H2SO4溶液250mL,下列仪器中,不需要的是?
①托盘天平? ②量筒?? ③容量瓶? ④烧杯 ⑤玻璃棒 ⑥酒精灯 ⑦胶头滴管
A.只有①
B.只有①⑥
C.只有⑦
D.只有④⑤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浓硫酸配制稀硫酸,需要量取,不需要称量,所以托盘天平、酒精灯不需要,答案选B。
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考点,试题注重基础性知识的考查,学生只要熟练记住,并能灵活运用即可,学生不难得分。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可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的玻璃仪器是(?)
A.试管
B.烧杯
C.蒸发皿
D.量筒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下列物质与常用危险化学品的类别不对应的是???????????????????????????????????? ( )
A.H2SO4、NaOH ——腐蚀品
B.CH4、C2H4 ——易燃液体
C.CaC2、Na——遇湿易燃物品
D.KMnO4、K2Cr2O7 ——氧化剂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正确,两者均具有强烈的腐蚀性;B错,两者为易燃气体;C正确,CaC2、Na易与水反应;D正确,KMnO4、K2Cr2O7 为常见的强氧化剂;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下列与实验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稀释浓硫酸时,应将蒸馏水沿玻璃棒缓慢注入浓硫酸中
B.配制溶液时,若加水超过容量瓶刻度,应用胶头滴管将多余溶液吸出
C.酸碱滴定时,若加入待测液前用待测液润洗锥形瓶,将导致测定结果偏高
D.使用pH试纸测某溶液的pH时,应先将试纸润湿再测定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分析:稀释硫酸的操作是“酸入水”,防止酸液飞溅;配制溶液时,如果加水超过容量瓶刻度,会导致溶液的浓度偏低,即使用胶头滴管吸出多余的水也不能改变溶液的浓度,正确的做法是重新配制;酸碱中和滴定时滴定管可用标准液或待测液润洗,否则会导致溶液浓度偏低,但锥形瓶不能用待测液润洗,会导致测定结果偏高;检验SO42-时,不能加入BaCl2溶液和稀盐酸,不能排除AgCl的干扰,应加入硝酸酸化的硝酸钡溶液.
解答:稀释硫酸的操作是将浓硫酸玻璃棒缓慢注入水中,否则会导致酸液飞溅,故A错;若将多余的水取出,会使得浓度偏小,加水超过容量瓶的刻度的唯一办法是重新配制,故B错;用待测液润洗锥形瓶,则消耗的标准液会偏多,导致结果偏高,故C正确;操作中,若溶液中含有Ag+,也会有不溶解于盐酸的白色沉淀产生,则溶液中不一定含有SO42-,故D错;故选:C.
点评:本题涉及到溶液的稀释、溶液的配制、酸碱中和滴定等实验基本操作以及离子的检验,难度不是很大,要注重基本实验操作的正确方法和相关注意事项;离子检验时要注意排除其它离子的干扰.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