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1-13 11:18:29
1、选择题 下列有关热化学方程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含20.0g NaOH的稀溶液与稀盐酸完全中和,放出28.7kJ的热量,则稀醋酸和稀NaOH溶液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aOH(aq) + CH3COOH(aq) = CH3COONa(aq) + H2O(l) ; △H =-57.4kJ·mol-1
B.已知C(石墨,s)= C(金刚石,s);△H>0,则石墨比金刚石稳定
C.已知反应2H2(g) + O2(g) = 2H2O(l);△H=-571.6kJ·mol-1,则H2的燃烧热为285.8kJ·mol-1
D.已知2C(s)+2O2(g)=2CO2(g) △H1;2C(s)+O2(g)=2CO(g) △H2,则△H1>△H2
参考答案:BC
本题解析:醋酸是弱电解质,电离会吸热,所以放出的热量要小于57.4kJ,A不正确。反应吸热,说 明石墨的能量低于金刚石的,能量越低越稳定,所以石墨比金刚石稳定,C正确。燃烧热是指在一定条件下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能量,所以选项C正确。碳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多,但发热越多,△H越小,所以选项D是错误的。答案选BC。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B.任何放热的反应在常温条件下一定能发生反应
C.吸热反应只能在加热的条件下才能进行
D.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是由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所决定的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反应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与反应条件是无关系的,只与反应物和生成物总能量的相对大小有关系,所以正确的答案选D。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一定条件下,用甲烷可以消除氮的氧化物(NOx)的污染。已知:
①CH4(g)+4NO2(g)===4NO(g)+CO2(g)+2H2O(g) ΔH1=-574 kJ·mol-1
②CH4(g)+4NO(g)===2N2(g)+CO2(g)+2H2O(g) ΔH2=-1160 kJ·mol-1
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CH4(g)+2NO2(g)===N2(g)+CO2(g)+2H2O(g) ΔH=-867 kJ·mol-1
B.CH4(g)+2NO2(g)===N2(g)+CO2(g)+2H2O(g) ΔH=+1734 kJ·mol-1
C.CH4(g)+4NO2(g)===4NO(g)+CO2(g)+2H2O(l)ΔH=-x kJ·mol-1 x <574
D.常温常压下用2.24 L CH4还原NO2至N2,整个过程中转移的电子为0.8 mol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A、可以由①+②式得到,B错。
C、水由气态变到液态需要放热,所以x >574
D、注意反应是在常温常压下进行的,不是在标况下进行的。
考点:考察了热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盖斯定律运用
点评:本题属于简单题,做题要细心分析题目的条件,反应是在标况下进行还是常温常压进行,这是解题的迷惑点。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过程中,一定有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
B.盖斯定律实质上是能量守恒定律的体现
C.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不变遵循的是质量守恒定律
D.需要加热才能进行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化学反应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能量的相对大小有关,而与反应条件无关,所以选项D是错误的。答案是D。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含溶质20.0g的NaOH稀溶液与足量稀盐酸反应,放出28.7 kJ的热量,表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NaOH(aq)+HCl(aq)==NaCl(aq)+H2O(l);△H=" +28.7" kJ·mol-1
B.NaOH(aq)+HCl(aq)==NaCl(aq)+H2O(l);△H="-28.7" kJ·mol-1
C.NaOH(aq)+HCl(aq)==NaCl(aq)+H2O(l);△H=" +57.4" kJ·mol-1
D.NaOH(aq)+HCl(aq)==NaCl(aq)+H2O(l);△H="-57.4" kJ·mol-1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20.0g氢氧化钠是0.5mol,因此1mol氢氧化钠完全反应放出的热量应该是28.7 kJ×2=57.4 kJ,D正确。放热反应中△H小于0,AC不正确;B中热量数值不正确,答案选D。
考点:考查热化学方程式的判断
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属于基础性试题的考查。试题基础性强,侧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巩固和训练,该题的关键是明确热化学方程式的含义,然后结合题意灵活运用即可。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