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1-13 09:10:11
1、选择题 下列化学实验事实及其解释都正确的是?????????????????
A.因为Ksp(CaCO3)<Ksp(CaSO4),所以可用Na2CO3和HCl除去水垢中的CaSO4
B.粗锌与稀硫酸反应制氢气比纯锌快,是因为粗锌比纯锌还原性强
C.滴有酚酞的碳酸氢钠溶液呈浅红色,微热后红色加深,是因为碳酸氢钠分解生成了碳酸钠
D.硫化钠溶于水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2 –+ 2H2O
H2S + 2OH –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B项:原因应该是粗锌中形成了原电池,故错;C项:原因应该是碳酸氢钠水解呈碱性,故错;D项:弱酸的水解是分布进行的,故错。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较为综合,涉及到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电解的原理,溶液褪色的原理,注意基础知识的积累。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蒸发和蒸馏都是利用了混合物各组分沸点的不同
B.食盐水的蒸发和自来水的蒸馏都能用到的仪器有铁架台、酒精灯、石棉网等
C.分液时,将分液漏斗上口的玻璃塞打开的目的是为了平衡分液漏斗内外的气压,便于液体流下
D.过滤时玻璃棒靠在三层滤纸一边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对下列实验过程的评价,正确的是
A.某固体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且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证明该固体一定含CO32-
B.检验烧碱溶液中是否含Cl-,先加稀盐酸,再加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C.某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再加稀HNO3,产生白色沉淀,原溶液中一定含SO
D.某溶液中滴入KSCN溶液无明显变化,再加入氯水呈红色,原溶液中一定含Fe2+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该气体可能为二氧化碳或二氧化硫;故可能为碳酸根、碳酸氢根、亚硫酸根等;
B、加入盐酸中也有氯离子;
C、可能有亚硫酸根,加入硝酸,可将亚硫酸根氧化成硫酸根;
D、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4、实验题 (16分)文献资料显示某地区的酸雨主要为硫酸型和盐酸型酸雨。某兴趣小组对酸雨进行实验研究。
(1)提出合理的假设:该酸雨中的溶质除H2SO4、HC1外,该小组同学根据硫酸型酸雨的形成过程,预测主要溶质还一定有??????????????。
(2)设计实验方案验证以上假设。在答题卡上写出实验步骤、预期现象和结论。
限选试剂及义器:盐酸、硝酸、BaC12溶液、Ba(OH)2溶液、AgNO3溶液、紫色石蕊试液、品红溶液、烧杯、试管、胶头滴管。
(3)酸雨部分组成测定:
①滴定:准确量取25.00mL该酸雨于锥形瓶中,加入几滴淀粉溶液,将0.02000mol·L—1 碘水装入50mL酸式滴定管,滴定终点现象为??????????????????,记录数据,重复滴定2次,平均消耗碘水VmL。
②计算:被碘水氧化的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之和为????????(只列出算式,不做运算)
参考答案:(16分)
(1)SO2(或H2SO3)
(2)
本题解析:(1)硫酸型酸雨,SO2+H2O=H2SO3,2H2SO3+O2=2H2SO4;形成过程中可能产生SO2、H2SO3;
(2)设计实验验证(1)中的假设,含H2SO4、HC1、SO2、H2SO3;检验C1-:加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检验SO2,用品红溶液;检验SO42-,用Ba2+;
(3)H2SO3+I2+H2O=2HI+H2SO4;H2SO3和I2为1:1反应;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下列实验方法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A.用加热的方法分离氯化钠和氯化铵的固体混和物
B.用水鉴别乙醛、苯、硝基苯
C.用核磁共振氢谱鉴定未知物C2H6O的分子结构
D.用10mL量筒量取5.00mL1.00 mol·L-1盐酸配制0.100mol·L-1盐酸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