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碳酸钠
B.氢氧化钠
C.氢气
D.氯气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下列关于化工生产原理的叙述中,均符合目前工业生产实际的是
[ ??? ]
A.氯碱工业中,电解槽的阳极区产生NaOH
B.氯气和氢气混合在光照条件下生成氯化氢,用水吸收得到盐酸
C.合成氨工业中,由于氨易液化,N2、H2循环使用,所以总体上氨的产率很高
D.二氧化硫在接触室被氧化成三氧化硫,三氧化硫在吸收塔内被水吸收制成浓硫酸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接触法制硫酸时,由沸腾炉导出的炉气必须经除尘、洗涤、干燥、净化,理由是
A.减少环境污染
B.为了提高原料的利用率
C.提高成品硫酸的质量和纯度
D.防止催化剂中毒,避免水蒸气对设备和生产有不良影响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炉气中含有SO2、O2、N2、H2O以及一些其他杂质.砷、硒等的化合物和矿尘等会使催化剂中毒;水蒸气对生产和设备有不良影响.因此,炉气必须通过除尘、洗涤、干燥等净化处理.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二氧化硫的排放会造成温室效应
B.绿色食品是不含任何化学物质的食品
C.利用丁达尔效应可区分溶液与胶体
D.用加热的方法不能鉴别NaHCO3和Na2CO3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分析:A.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B.绿色食品指的是安全、无公害的食品;
C.胶体有丁达尔效应,溶液没有;
D.碳酸氢钠不稳定加热易分解.
解答:A.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成分,故A错误;
B.绿色食品指的是安全、无公害的食品,任何物质都是由化学物质构成的,故B错误;
C.胶体有丁达尔效应,溶液没有,故利用丁达尔效应可以区分溶液和胶体,故C正确;
D.碳酸氢钠不稳定加热易分解生成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碳酸钠较稳定,加热不易分解,所以可以用加热方法鉴别,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较综合,但较基础,知道形成酸雨的成分、胶体的性质,这些都是常考查点,难度不大.
本题难度:一般
5、填空题 食盐既是一种生活必需品,也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
(1)工业上主要通过电解饱和氯化钠溶液的方法获得氢氧化钠,我国的氯碱工业大多数采用离子交换膜电解槽。
①写出电解饱和氯化钠溶液时的电极反应式: 阳极:___________;阴极:____________
②离子交换膜电解槽一般采用金属钛作阳极,其原因是________。阴极一般用碳钢网制成。阳离子交换膜把电解槽隔成阴极室和阳极室,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为使电解氯化钠溶液的速度加快,下列措施不可行的是____。
A.增大阴极碳钢网的面积
B.提高饱和氯化钠溶液的温度
C.加大阴极与阳极间的距离
D.提高电解时电源的电压
(2)制取碳酸氢钠也需要大量的氯化钠。在制备碳酸氢钠时,有同学提供了下列三种生产方案,你认为哪种方案最好?____________。用此方案制取碳酸氢钠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案1:分别将二氧化碳和氨气通入饱和食盐水中
方案2:将二氧化碳通入含氨的NaCl饱和溶液中
方案3:将氨气通入含二氧化碳的NaCl饱和溶液中
参考答案:(1)①2Cl--2e-=Cl2↑;2H++2e-=H2↑<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