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1-12 20:15:21
1、选择题  以下物质①SO2??②HAc???③BaSO4??④Cl2??⑤蔗糖中,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A.④⑤
B.①③⑤
C.①⑤
D.②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分析:非电解质是相对于电解质而言的一个概念.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电解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是因电解质自身可以离解成自由移动的离子.电解质包括离子型或强极性共价型化合物;而非电解质是指:在熔融状态和水溶液中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也就是说,非电解质在熔融状态和水溶液中自身都不能离解出自由移动的离子.非电解质包括弱极性或非极性共价型化合物.
解答:①SO2常温下为气体,只有SO2分子,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虽SO2在水溶液中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亚硫酸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溶液能够导电,但自由移动的离子不是SO2自身电离.SO2是化合物,故SO2是非电解质;
②HAc在水溶液中发生自身电离,HAc?H++Ac-有自由移动的离子,能导电,故是电解质;
③BaSO4在水溶液中虽难溶,但溶于水的部分能完全电离,BaSO4═Ba2++SO42-有自由移动的离子,能导电,故是电解质;
④Cl2?无论电解质,还是非电解质,都是指化合物,Cl2?是单质,故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⑤蔗糖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只有蔗糖分子,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不导电,是化合物,故是非电解质;
综上分析①⑤属于非电解质,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电解质与非电解质,解答该类概念性题目,应对概念十分清晰.抓住概念中的关键词,并注意大多数有机化合物都是非电解质,如,甘油、乙醇等.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在盛有苯的试管中加入几滴酸性KMnO4溶液,可观察到紫色褪去
B.用强光照射盛有CH4与Cl2(体积比1:4)的集气瓶后,可观察到瓶内壁附有油状物
C.将植物油、乙醇和NaOH溶液按一定配比放在反应容器中加热、搅拌,待反应完成后,再加放热的饱和食盐水,可观察到容器底部有固体物质析出
D.将红热的铜丝迅速插入乙醇中,反复多次,可观察到铜丝表面变黑,并能闻到香味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A中苯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A不正确;B中不能用强光照射,否则容易引起爆炸,B不正确;C中油脂发生皂化反应,加入氯化钠发生盐析,C正确;D中将红热的铜丝迅速插入乙醇中,反复多次,可观察到铜丝表面仍然是红色的,并能闻到香味,这是由于发生了催化氧化,铜是催化剂,D不正确,答案选C。
考点:考查苯、甲烷、油脂以及乙醇的化学性质
点评:该题是基础性试题的考查,试题紧扣教材,基础性强,旨在巩固学生的基础,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和学习效率。明确常见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是解题的关键,易错点是选项D。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下列物质中,既能发生加成反应,也能发生取代反应,并能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的是
A.氯仿
B.苯
C.甲苯
D.乙烷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氯仿不能发生加成反应,苯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乙烷不能发生加成反应,也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所以答案选C。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下列烷烃的命名正确的是
A.2
B.4-二乙基戊烷
C.4-甲基-3-乙基已烷
D.2-甲基-3-丙基戊烷
E.2
F.3
G.3-三甲基戊烷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不正确,不符合主链碳原子数最多,正确的名称是3、5-二甲基庚烷。B不正确,不符合离简单取代基最近的一端编号,正确的名称是3-甲基-4-乙基已烷。C不正确,不符合主链碳原子数最多,正确的名称是2-甲基-3-乙基己烷。所以正确的答案是D。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已知20mL含有0.05mol/L的R2O72-溶液恰好能将20mL浓度为0.3mol/L的Fe2+完全氧化,则元素R在还原产物中的化合价为
A.+2价
B.+3价
C.+4价
D.+5价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分析:反应中Fe2+→Fe3+,被氧化,令元素R在还原产物中的化合价为x,R2O72-中R元素化合价为+6,根据电子转移守恒,列方程计算x的值.
解答:令元素R在还原产物中的化合价为x,根据电子转移守恒,则:
20mL×0.3mol/L×(3-2)=20mL×0.05mol/L×2×(6-x)
解得:x=3,即元素R在还原产物中的化合价为+3.
故选:B.
点评: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难度中等,关键是理解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守恒,注意守恒思想在氧化还原反应计算中应用.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