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1-12 19:34:55
1、选择题 粗盐水过滤后仍含有可溶性的MgCl2、Na2SO4等杂质,通过如下几个实验步骤可以除去这些杂质
①加入稍过量的NaOH溶液;
②加入稍过量的Na2CO3溶液;
③滴入稀盐酸至无气泡产生;
④加入稍过量的BaCl2溶液;
⑤过滤。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①⑤④②③
B.④①②⑤③
C.④⑤②①③
D.①②③④⑤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进行分液操作时,应先打开上口活塞或使塞上的凹梢对准漏斗口的小孔,然后打开旋塞,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漏斗上口倒出
B.纸层析法是以滤纸为惰性支持物,水为固定相,有机溶剂作流动相.用该方法可分离Fe3+和Cu2+,层析后氨熏显色,滤纸上方出现红棕色斑点
C.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容*瓶、移液管都是准确量取一定体积液体的景器,它?们在使用时都要进行检查是否漏水、水洗、润洗、注液、调整液面等几个过程
D.金属钾、钠和白磷等暴露在空气中易燃烧,所以金属钾、钠应保存在煤油中,白磷?则可保存在水中.取用它们时要用镊子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分析:A、依据分液漏斗的使用方法分析判断;
B、纸层析法是利用离子在滤纸上的移动速度不同,进行分离,铁离子在上层,遇到氨水生成红褐色沉淀氢氧化铁;
C、容量瓶是配制准确浓度溶液的容器,不需要水洗润洗注液;
D、钠和钾密度大于煤油,保存在煤油中,白磷溶于煤油中,着火点低,不和水反应保存在水中隔离空气,取用固体用镊子;
解答:A、进行分液操作时,应先打开上口活塞或使塞上的凹梢对准漏斗口的小孔,然后打开旋塞,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漏斗上口倒出符合实验基本操作故A正确;
B、纸层析法是以滤纸为惰性支持物,水为固定相,有机溶剂作流动相.用该方法可分离Fe3+和Cu2+,纸层析法是利用离子在滤纸上的移动速度不同,进行分离,铁离子在上层,遇到氨水生成红褐色沉淀氢氧化铁层析后氨熏显色,滤纸上方出现红棕色斑点,故B正确;
C、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移液管都是准确量取一定体积液体的容器,它们在使用时都要进行检查是否漏水、水洗、润洗、注液、调整液面等几个过程,容量瓶不需要水洗润洗、注液操作,故C错误;
D、钠和钾密度大于煤油,保存在煤油中,白磷溶于煤油中,着火点低,不和水反应保存在水中隔离空气,取用固体用镊子,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实验基本操作的熟练掌握,注意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问题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中等.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黄铜
B.硬铝
C.焊锡
D.水银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对于某些离子的检验及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A.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盐酸,沉淀不消失,一定有SO42–
B.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气体,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溶液变浑浊,一定有CO32–
C.无色溶液焰色反应呈黄色,结论:试液是钠盐溶液
D.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一定有NH4+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A、加入氯化钡溶液产生的白色沉淀可能是AgCl,错误;B、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气体可能是CO2或SO2,再说能与盐酸反应产生CO2气体的还可能是HCO3–,错误;C、无色溶液焰色反应呈黄色,只能说明该溶液中含有Na+,可能是钠盐溶液或氢氧化钠溶液。D、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只有NH3,能与强碱溶液反应产生NH3则说明溶液中含有NH4+,故D正确。
考点:考查常见离子的检验。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下列除去氯化亚铁溶液中的铁粉最简单的操作方法是
A.过滤
B.萃取
C.升华
D.结晶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分析:除去氯化亚铁溶液中的铁粉,可用过滤的方法.
解答:铁粉不溶于水,可用过滤的方法分离,而萃取、升华、结晶都不符合,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分离、提纯,题目难度不大,注意常见分离操作使用的范畴.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