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知识点大全《化学与工农业生产》考点巩固(2017年最新版)(九)

时间:2017-01-12 19:25:03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工业上合成氨的原料之一为氢气,其来源之一是利用石油气的有关成分如丙烷(C3H8)制取。以下途径,假设反应都能进行,从经济效益考虑最合理的反应是(  )。
A.C3H83C+4H2
B.C3H8C3H6+H2
C.C3H8+6H2O3CO2+10H2
D.2H2O2H2↑+O2↑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C3H8+6H2O3CO2+10H2这一反应最合理,不仅产生的H2量多,而且耗能还少,选C项。


本题难度:一般



2、填空题  (15分)水是生命之源,广西重金属镉污染事件是2012年1月15日发现的。水污染事件再次提醒人们保护水资源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工业废水中常含有一定量的Cr2O和CrO,它们会对人类及生态系统产生很大危害,必须进行处理。常用的处理方法有两种。
方法1:还原沉淀法。
该法的工艺流程为:

其中第①步存在平衡:
2CrO(黄色)+2H+Cr2O(橙色)+H2O
(1)若平衡体系的 pH = 2,该溶液显________色。
(2)能说明第①步反应达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Cr2O和CrO的浓度相同
B.2v(Cr2O)=v(CrO)
C.溶液的颜色不变
(3)第②步中,还原 1 mol Cr2O离子,需要______mol的FeSO4·7H2O。
(4)第③步生成的Cr(OH)3在溶液中存在以下沉淀溶解平衡:
Cr(OH)3(s) Cr3+(aq)+3OH-(aq)
常温下,Cr(OH)3的溶度积Ksp=c(Cr3+)·c3(OH-)=10-32,要使c(Cr3+)降至10-5mol/L,溶液的pH应调至________。
方法2:电解法。
该法用 Fe 做电极电解含Cr2O的酸性废水,随着电解的进行,在阴极附近溶液 pH 升高,产生 Cr(OH)3沉淀。
(5)用Fe做电极的原因为__????????????????????__(用电极反应式解释)。
(6)在阴极附近溶液 pH 升高,溶液中同时生成的沉淀还有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
(7)溶液中发生的总反应为(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参考答案:(15分)除第(7)3分外,其余每空均为2分。
(1)


本题解析:方法1:还原沉淀法。
若平衡体系的 pH = 2,相当于在平衡中加入酸,平衡右移,显橙色。溶液的颜色不变说明第①步反应达平衡状态;第②步中,还原 1 mol Cr2O离子变为2molCr3+转移6mol电子,每摩尔亚铁离子转移1mol电子,需要6mol的FeSO4·7H2O。
Ksp=c(Cr3+)·c3(OH-)=10-32,要使c(Cr3+)降至10-5mol/L c3(OH-)= 10-3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1862年一位英国化学家根据O2和Xe的第一电离能非常接近,利用类比思想合成第一种稀有气体化合物,大大推动了对稀有气体的研究,为开拓稀有气体化学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该化学家为(??)
A.巴尔末
B.巴特列
C.洪特
D.范德华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利用类比思想合成第一种稀有气体化合物的英国化学家是巴特列,所以A项正确;其他化学家在电子排布、分子间作用力等方面做出了贡献。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瑞士化学家米勒因合成DDT于1948年获得诺贝尔医学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1944年,美国在意大利的许多士兵因使用DDT来扑灭传染斑疹伤寒流行病人身上的虱子而避免丧生。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曾评价说:“单独从疟疾病者,DDT可能拯救了5000万生命。”
但进一步的观察和研究表明,DDT是一种难降解的有毒化合物,进入人体内可引起慢性中毒。我国已于1983年停止生产和使用。
(1)杀虫剂“1605”本身对人畜毒性远强于DDT,但DDT已被禁用,而“1605”尚未禁用,这是为什么?
?
杀虫剂“1605”????????杀虫剂DDT
由结构分析知:“1605”在使用过程中,不能与???????物质混合使用,否则会因????????????????????????????????????????????????????????????
(2)DDT可以用电石为原料经以下途径而制得;

①写出④、⑤、⑥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DDT有毒性,国际上已禁止使用,因为它在动物体内转化为一种使动物生长失调的物质(结构如右面所示结构式)。在实验室也可实现这种转化,表示这种转化的化学方程式为?
????????????????????????????????????????????????????????????????


参考答案:(1)“1605”在环境中降解酶作用下易从P—O处降解为毒性


本题解析:
(1)结构决定性质,1605中有磷酸酯的结构,易水解。“1605”在环境中降解酶作用下易从P—O处降解为毒性小、不残存的物质(20天可消失一半);DDT不易降解,它长期滞留于动物体或食物链内(相似相溶),危害性大;
碱性;水解而失效。(3分)
(2)①CH≡CH+H2OCH3CHO;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下列各组物质中,物质之间通过一步反应就能实现如图所示转化的是


A.选项A
B.选项B
C.选项C
D.选项D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分析:A.氢氧化铝首先转化为氧化铝,氧化铝电解得到铝单质;
B.稀硝酸与铜反应生成NO,NO与氧气反应得到二氧化氮,二氧化氮与水反应生成硝酸与NO;
C.二氧化硅需先到硅酸钠,硅酸钠与酸反应得到硅酸;
D.氨气应先反应生成NO,NO再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
解答:A.氢氧化铝→Al的转化,应首先转化为氧化铝,再电解氧化铝得到铝单质,故A错误;
B.稀硝酸与铜反应生成NO,NO与氧气反应得到二氧化氮,二氧化氮与水反应生成硝酸与NO,故B正确;
C.二氧化硅到硅酸的转化,应先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硅酸钠,硅酸钠与酸反应得到硅酸,故C错误;
D.氨气到二氧化氮的转化,应先氧化生成NO,NO再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元素化合物知识,题目难度中等,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学习中基础知识的积累.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8 9 10 下页 尾页 9/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