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下图装置可测定m g纯碱样品(含少量NaCl)中Na2CO3的质量分【物质组成与性质实验方案的设计】

时间:2017-01-09 22:44:36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实验题  .利用下图装置可测定m g纯碱样品(含少量NaCl)中Na2CO3的质量分数.

(A)?????????(B)??????????(C)???
(1)实验中使用的药品可能有:a.浓H2SO4、b.稀硫酸、c.稀盐酸、d.纯碱样品、e.碱石灰、f.NaOH溶液、g.空气.请将这些药品的盛装部分 对号入座(必要时可重复使用),请填写对应的序号:
?????、②?????、③?????、④?????、⑤?????、⑥??????、⑦??????
(2)实验中使用了空气,其作用是??????????????????????;若通入空气的速度过快或通入空气的量不足,则所测定Na2CO3的含量???????(填“偏高”、“偏低”或“准确”).
(3)干燥管Ⅱ的作用是???????????????????????????????,若缺乏干燥管Ⅱ,其后果是??????????????????????
(4)若分液漏斗中④的滴液速度过快,将导致实验结果?????(填“偏高”、“偏低” 和“准确”).
(5)若干燥管Ⅰ内药品的质量实验前为m1 g,实验后为m2 g,则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的数学表达式为?????????



实验题  .利用下图装置可测定m g纯碱样品(含少量NaCl)中Na2CO3的质量分数.

(A)?????????(B)??????????(C)???
(1)实验中使用的药品可能有:a.浓H2SO4、b.稀硫酸、c.稀盐酸、d. 纯碱样品、e.碱石灰、f.NaOH溶液、g.空气.请将这些药品的盛装部分对号入座(必要时可重复使用),请填写对应的序号:
?????、②?????、③?????、④?????、⑤?????、⑥??????、⑦??????
(2)实验中使用了空气,其作用是??????????????????????;若通入空气的速度过快或通入空气的量不足,则所测定Na2CO3的含量???????(填“偏高”、“偏低”或“准确”).
(3)干燥管Ⅱ的作用是???????????????????????????????,若缺乏干燥管Ⅱ,其后果是??????????????????????
(4)若分液漏斗中④的滴液速度过快,将导致实验结果?????(填“偏高”、“偏低” 和“准确”).
(5)若干燥管Ⅰ内药品的质量实验前为m1 g,实验后为m2 g,则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的数学表达式为?????????

本题答案:(1)① g?② f?③? d?④b ?⑤? a ?⑥? e
本题解析:(1)根据装置图可知,实验原理是利用碳酸钠和酸生成CO2,如果吸收CO2来计算碳酸钠的质量,由于生成的CO2中含有水蒸气,所以在通入碱石灰之前,还需要首先除去水蒸气。又因为装置中会残留CO2,所以还必需通入空气排尽装置的CO2。但其中也含有CO2,所以通入的可知首先要除去CO2,且还必需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和CO2被碱石灰吸收,所以正确顺序是① g?② f?③? d?④b ?⑤? a ?⑥? e ?⑦? e 。
(2)根据以上分析可知,使用空气的目的是使反应产生的CO2气体充分排出;;若通入空气的速度过快或通入空气的量不足,则生成的CO2不能完全气被吸收,因此结果偏低。
(3)由于空气中也含有水蒸气和CO2,所以干燥管Ⅱ的作用是防止空气中的CO2和H2O被吸入干燥管Ⅰ中;如果没有该装置,则吸收的CO2增加,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会偏大。
(4)若分液漏斗中④的滴液速度过快,则碳酸钠反应不完全,生成的CO2减少,测定结果偏低。
(5)干燥管Ⅰ内药品的质量实验前为m1 g,实验后为m2 g,则生成的CO2质量是(m2-m1)g,所以碳酸钠的质量就是(m2-m1)÷44×106,因此质量分数是×100%.。


本题所属考点:【物质组成与性质实验方案的设计】
本题难易程度:【一般】



He who knows most knows best how little he knows. 知识愈多就愈了解自己懂得太少.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