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6-26 02:43:05
1、选择题 在一定温度下的定容密闭容器中,当下列条件不再改变时,表明反应:
A(s)+2B(g)
C(g)+D(g)已达到平衡状态的现象是
A.混合气体的压强
B.混合气体的密度
C.气体的总物质的量
D.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C的同时消耗2n molB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由反应方程式可以看出,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但气体的质量发生了改变。因此,当达到化学平衡时,气体的质量应保持不变,混合气体的密度也应保持不变。故答案选B。
考点:化学平衡与移动
点评:化学平衡移动的考查,是历年高考的重点,应特别注意有气体参与的反应。若反应前后气体体积发生变化,则可根据压强、混合气体的密度判断化学平衡。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工业上采用乙烯和水蒸气在催化剂(磷酸/硅藻土)表面合成乙醇,反应原理为:
CH2=CH2(g)+H2O(g)
CH3CH2OH(g),副产物有乙醛、乙醚及乙烯的聚合物等。下图是乙烯的总转化率随温度、压强的变化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合成乙醇的反应一定为吸热反应
B.目前工业上采用250~300℃,主要是在此温度下乙烯的转化率最大
C.目前工业上采用加压条件(7MPa左右),目的是提高乙醇的产率和加快反应速率
D.相同催化剂下,在300℃ 14.7MPa乙醇产率反而比300℃ 7MPa低得多,是因为加压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将氯化铁溶液加热蒸干最终得不到氯化铁固体
B.钢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
C.温度过高对合成氨不利
D.常温下,将 1 mL PH = 3的醋酸溶液加水稀释至100mL,测得其PH<5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FeCl3+3H2O
Fe(OH)3+3HCl,加热时HCl受热挥发,降低了生成物的浓度,使平衡右移,符合勒夏特列原理;B、钢铁生锈,是电化学没有可逆反应,不符合勒夏特列原理;C、合成氨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左移,符合勒夏特列原理;D、CH3COOH
CH3COO-+H+,加水稀释离子浓度降低,平衡正向移动,符合勒夏特列原理。因此答案选B。
考点:考查化学反应原理等相关知识。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在一定条件下,对于反应mA(g)+nB(g)
cC(g)+dD(g),C物质的浓度(C%)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ΔH<0 ΔS>0
B.ΔH>0 ΔS<0
C.ΔH>0 ΔS>0
D.ΔH<0 ΔS<0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根据图像可知:在压强不变时,升高温度,C的含量降低,说明平衡逆向移动。根据平衡移动原理: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逆反应方向是吸热反应,所以该反应的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因此ΔH<0;在温度不变时,增大压强,C的含量降低,说明增大压强,平衡逆向移动。根据平衡移动原理,增大压强,平衡向气体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逆反应方向是气体体积减小的方向,则正反应是气体体积增大的反应,所以ΔS>0。故选项是A。
考点:考查温度、压强对可逆反应平衡移动的影响的知识。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一定条件下在2L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A,发生反应:A(气)===2B(气),2B(气)===C(气)+2D(气),测得平衡时A为0.3mol/L,B为0.2mol/L,C为0.5mol/L。最初在容器里加入A的物质的量是?(?)
A.0.6 mol
B.1.8 mol
C.1.2 mol
D.1.5 mol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