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知识点讲解《化学基本概念》典型例题(十)

时间:2025-06-26 02:04:02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下列描述中不符合化学科学的是
A.“曾青得铁则化为铜”中的“曾青”是指硫酸铜
B.“雨后彩虹”和“海市蜃楼”既是自然现象,又是光学现象,也与胶体的知识有关
C.“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中的“丝”、“泪”分别是纤维素和油脂
D.“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说明相同质量的水和冰,水的能量高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下列有机物注入水中振荡静置后分层且浮于水面的是
A.四氯化碳
B.溴苯
C.苯
D.乙醇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某硫酸厂拟用烟气处理含Cr2O72-的酸性废水,在脱硫的同时制备Cr2O3产品。具体流程如下:

已知吸收塔中反应后的铬元素以Cr3+形式存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吸收塔中的硫元素可能以单质形式存在
B.中和池中只发生生成沉淀的复分解反应
C.在中和池中加入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可能产生白色沉淀
D.由题意分析得到,沉淀可能是Cr(OH)6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吸收塔加入含Cr2O72-的酸性废水,具有强氧化性,会将二氧化硫氧化成硫酸根离子,硫元素不可能以单质的形式存在,A错误;B、进入中和池中的溶液呈酸性,氢氧化钠会与酸发生中和反应,B错误;C、中和池中含有硫酸根离子,加入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会产生白色沉淀,C正确;D 由题意分析得到,沉淀可能是Cr(OH)3,D错误;答案选C。
考点:考查氧化还原反应及离子检验。


本题难度:一般



4、实验题  (11分)某兴趣小组探究SO2气体还原Fe3+、I2,他们使用的药品和装置如下图所示:

(1)仪器组装完成后,关闭两端活塞,向装置B中的长颈漏斗内注入液体至形成一段液注,若                                            ,则整个装置气密性良好。装置E的作用是                                           。装置F中为          溶液。
(2)装置B的作用之一是观察SO2的生成速率,其中的液体最好选择          
a.蒸馏水                   b.饱和Na2SO3溶液
c.饱和NaHSO3溶液            d.饱和NaHCO3溶液
(3)SO2气体还原Fe3+反应的产物是______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
(4)在上述装置中通入过量的SO2为了验证C中SO2与Fe3+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他们取C中的溶液,分成三份,并设计了如下实验:
方案①:往第一份试液中加入KMnO4溶液,紫红色褪去。
方案②:往第一份试液加入KSCN溶液,不变红,再加入新制的氯水,溶液变红。
方案③:往第二份试液加入用稀盐酸酸化的BaCl2,产生白色沉淀。
上述方案不合理的是____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能表明I-的还原性弱于SO2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有关离子方程式:                                            


参考答案:(1)液柱高度保持不变 ;安全瓶,防止倒吸;NaOH(各1分)
(2)C(1分)    (3)Fe2+、SO42-(1分)
(4)方案①(1分)       SO2、Fe2+都能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2分)
(5)D中蓝色褪去(1分)   I2+SO2+2H2O=4H++2I-+ SO42-   (2分)


本题解析:(1)仪器组装完成后,关闭两端活塞,向装置B中的长颈漏斗内注入液体至形成一段液柱,若液柱高度保持不变,说明不漏气,则气密性良好;装置E的作用为:安全瓶,可防止液体倒吸;E中盛放NaOH溶液进行尾气处理,防止含硫化合物排放在环境中,从而保护环境。
(2)二氧化硫能溶于水生成亚硫酸,二氧化硫和亚硫酸钠、碳酸氢钠反应,为防止二氧化硫溶解,应该用亚硫酸氢钠溶液洗气,故选C。
(3)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铁离子具有氧化性,二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根离子和亚铁离子,
故答案为:Fe2+、SO42-。
(4)方案①往第一份试液中加入KMnO4溶液,紫红色褪去,原来溶液中有二氧化硫,二氧化硫和亚铁离子都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而导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所以不能确定哪种微粒其作用,故错误;方案②:往第一份试液加入KSCN溶液,不变红,再加入新制的氯水,溶液变红,亚铁离子和KSCN不反应,铁离子和KSCN反应生成血红色溶液,所以可以检验溶液中存在亚铁离子,故正确;方案③:往第二份试液加入用稀盐酸酸化的BaCl2,产生白色沉淀,亚硫酸根离子和氯化钡不反应,硫酸根离子和钡离子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且不溶于稀盐酸,所以可以检验溶液中存在硫酸根离子,故正确;所以实验方案①不合理。
(5)SO2通入含淀粉的碘水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还原剂是二氧化硫、还原产物是碘离子,所以还原性SO2>I-,碘遇淀粉试液变蓝色,所以能表明I-的还原性弱于SO2的现象是:D中蓝色褪去;离子反应方程式为I2+SO2+2H2O=4H++2I-+SO42-。
考点:本题考查实验基本仪器和基本操作、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氧化还原反应原理、离子反应。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形成原电池后,原电池中的阳离子移向负极
B.铜锌原电池的正极是锌
C.电解质溶液可以是稀硫酸
D.把铜片插入三氯化铁溶液中,在铜片表面出现一层铁
E.把锌粒放入盛有盐酸的试管中,加入几滴氯化铜溶液,气泡放出速率加快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在原电池中电子通过导线传递到正极上,所以溶液中的阳离子向正极移动。锌比铜,锌应该作负极。铁比铜活泼,因此铜不可能把铁置换出来,但铜可以把铁离子还原生成氩铁离子。在选项D中可以构成铜锌原电池,从而加快反应速率。答案是D。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9 10 下页 尾页 10/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