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6-26 02:00:45
1、实验题 为探究乙炔与溴的加成反应,甲同学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先取一定量工业用电石与水反应,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溴水中,发现溶液褪色,即证明乙炔与溴水发生了加成反应。乙同学发现在甲同学的实验中,褪色后的溶液里有少许淡黄色浑浊,推测在制得的乙炔中还可能含有少量还原性的杂质气体,由此他提出必须先除去之,再与溴水反应。
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甲同学实验中两个主要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同学设计的实验_______(填能或不能)验证乙炔与澳发生加成反应,其理由是_______(多选扣分)。
(a)使溴水褪色的反应,未必是加成反应
(b)使溴水褪色的反应,就是加成反应
(c)使溴水褪色的物质,未必是乙炔
(d)使溴水褪色的物质,就是乙炔
(3)乙同学推测此乙炔中必定含有的一种杂质气体是_______,它与溴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在验证过程中必须全部除去。
(4)请你选用下列四个装置(可重复使用)来实现乙同学的实验方案,将它们的编号填入方框,并写出装置内所放的化学药品。
(5)为验证这一反应是加成而不是取代,丙同学提出可用pH试纸来测试反应后溶液的酸性,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CaC2+2H2O→C2H2↑+Ca(OH)2、(或
)
(2)不能;ac
(3)H2S;Br2+H2S=S↓+2HBr (4)(5)如若发生取代反应,必定生成HBr,溶液酸性将会明显增强,故可用pH试纸验证。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图中铁架台等仪器均已略去).在I中加入试剂后,塞紧橡皮塞,立即打开止水夹,II中有气泡冒出;一段时间后关闭止水夹,II?中液面上升,溶液由无色变为浑浊.符合以上实验现象的I和II中应加入的试剂是( )
A | B | C | D I CaCO3 稀盐酸 Na2CO3 稀硫酸 Zn 稀盐酸 Cu 稀硫酸 II Ca(OH)2 NaOH AgNO3 Ba(OH)2 |
参考答案:A.打开止水夹时,I中碳酸钙和盐酸反应会生成气体二氧化碳,Ⅱ中会看到气泡,但是关闭止水夹后,被压入的稀盐酸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可溶性的氯化钙,看不到浑浊,所以不符合实验现象,故A错误;
B.打开止水夹时,I中碳酸钠和稀硫酸反应生成气体二氧化碳,Ⅱ中会看到气泡,但是关闭止水夹后,被压入的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可溶性的硫酸钠,看不到浑浊,所以不符合实验现象,故B错误;
C.打开止水夹时,I中锌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Ⅱ中会看到气泡,但是关闭止水夹后,被压入的稀盐酸和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看到浑浊现象,符合实验现象,故C正确;
D.打开止水夹时,I中铜和稀硫酸不会反应,Ⅱ中不会看到气泡,同时关闭止水夹后也不会有液体被压入Ⅱ中,溶液也不会变浑浊,不符合实验现象,故D错误;
故选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实验题 [2012·德州一模](12分)有色金属冶炼厂剩下的废料中,含有金、银、铂、钯等贵重金属,为提高经济效益,某科技小组要从废料中提取金、银、铂、钯等贵重金属,步骤设计如下图甲,试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步骤中,浓硫酸浸煮产生尾气的主要成分是?(填化学式),常用足量NaOH溶液进行尾气处理,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在实验室中操作I中需要的玻璃仪器有?。
(3)实验过程中所需的氯气在制备中,会混有杂质(H2O和HCl),科技小组设计了图乙所示的实验装置,证明水蒸气和HCl杂质的存在,请根据设计示意图完成下列有关问题:
①A是氯气发生装置,其中发生的离子方程式为?。
②实验装置的接口顺序为:b接?,?接?,?接a。
③装置D的作用是?。
④在实验中,一组员认为该实验设计存在缺陷:不能证明最终通入AgNO3溶液的气体只有一种。为了确保实验结论的可靠性,证明最终通入AgNO3溶液的气体只有一种,他们提出在某两个装置之间再加装置E。如右图所示。你认为装置E应加在?之间(填装置字母序号),并且在广口瓶中放入?(填写所有试剂或用品名称)。
参考答案:(12分)(1)SO2? SO2+2OH-=SO32-+H2O
(2)(普通)漏斗、玻璃棒、烧杯
(3)①MnO2+4H++2Cl-Mn2++Cl2↑+2H2O
②b接e,f接d,c接a(或b接f,e接d,c接a)
③吸收Cl2
④BD?湿润的KI淀粉试纸(或湿润的有色布条)
本题解析:(1)浓硫酸浸煮的目的是利用浓硫酸的强氧化性,在加热条件下将不溶于盐酸而溶于浓硫酸的有色金属溶解,浓硫酸被还原为SO2,故尾气的主要成分为SO2;SO2与过量的NaOH溶液反应生成Na2SO3和H2O,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O2+2OH-=SO32-+H2O。
(2)操作I是过滤,过滤操作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普通)漏斗、玻璃棒、烧杯。
(3)①结合装置A可知,制取Cl2用MnO2和浓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MnO2+4H++2Cl-Mn2++Cl2↑+2H2O。
②首先用装置C检验水蒸气,然后用装置D吸收Cl2,最后用装置B检验HCl气体。
④在D和B之间加入一个装置用来检验在D中氯气是否被完全吸收,可以用湿润的有色布条或湿润的淀粉KI试纸。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下列各组稀溶液,只用试管和胶头滴管不能鉴别的是( )
A.A12(SO4)3和NaHCO3
B.Na2CO3和HCl
C.NaOH和A1C13
D.AgNO3和NH3?H2O
参考答案:A、无论是硫酸铝滴加到碳酸氢钠溶液中还是碳酸氢钠滴加到硫酸铝溶液中,都产生沉淀,不能鉴别,故A选;
B、将碳酸钠溶液滴加到盐酸溶液中立即有气泡生成,将盐酸滴加到碳酸钠溶液中,先没有气体生成,当盐酸滴加到一定程度后后气体生成,反应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故B不选;
C、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加到氯化铝溶液中先生成白色沉淀,后溶解,将氯化铝滴加到NaOH中,先没有现象,后生成沉淀,二者现象不同,可鉴别,故C不选;
D、将硝酸银滴加到氨水中先没有现象,后生成沉淀,将氨水滴加到硝酸银溶液中先生成白色沉淀,后溶解,二者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故D不选.
故选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实验题 (18分)某中学化学课外活动小组欲探究铁在氯气中燃烧产物的成份、性质和用途,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
Ⅰ、用下列实验装置制取纯净干燥的氯气
写出A、B中所盛放最佳化学试剂的名称?、?,画出虚线框内所需装置图并标明所需试剂的名称。
Ⅱ、某同学将一定量铁粉与Cl2恰好完全反应得到一固体物质a,然后通过实验确定其成分。探究过程如下:
(1)提出假设:(请把下列假设补充完整)
假设①:该固体物质是FeCl3;假设②:?;假设③:?。
(2)设计实验方案:
取少量固体物质a于烧杯中,加适量水溶解,然后取两份a溶液分别进行实验,实验现象与结论如下表,请在表格内的横线处填空。
?实验方法 | 实验现象 | 结论 |
在溶液中加 KSCN溶液 | ? | 固体物质中有FeCl3 |
向a溶液中滴加 酸性KMnO4溶液 | KMnO4溶液紫色 不褪色 | 固体物质中不含______ |
参考答案:(共18分)
Ⅰ、饱和食盐水(1分);浓硫酸(1分);其它合理装置也对(2分)
Ⅱ、(1)FeCl2(1分);FeCl3和FeCl2的混合物(1分)
(2)
实验方法
实验现象
结论
在溶液中加
KSCN溶液
溶液为红色(1分)?
固体物质中有FeCl3
向a溶液中滴加
酸性KMnO4溶液
KMnO4溶液紫色
不褪色
固体物质中不含FeCl2(1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