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6-26 01:22:27
1、选择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H4(g) + 3/2O2(g) == CO(g) +2H2O(l) ΔH== -a kJ·mol—1 ,这里ΔH代表燃烧热
B.在250C、101kPa,1mol硫和2mol硫的燃烧热相等
C.CO是不稳定的氧化物,它能继续和氧气反应生成稳定的CO2,所以CO的燃烧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D.101kPa时,1mol碳燃烧所放出的热量为碳的燃烧热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甲烷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不是稳定的产物,能继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A错误;燃烧热是指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产物所放出的热量,1mol硫和2mol硫的燃烧热相等,B正确;所以可燃物的燃烧是放热的,C错误;1mol碳完全燃烧生成稳定产物所放出的热量为燃烧热,D错误,答案选B
考点:燃烧热的定义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室温时,把10 mL pH=10的强碱溶液小心地加入到10 mL pH=4的某酸溶液中,在完全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入紫色的石蕊试液时,溶液显红色,则此酸为? (? )
A.一元强酸
B.二元强酸
C.任何强酸
D.弱酸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如果酸为强酸,则两溶液中的H+与OH—恰好中和,溶液呈中性,而实际上混合溶液呈酸性,则只能说明弱酸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不断电离出H+,故答案为D,但酸的元数无法确定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有相同体积、相等pH的烧碱溶液和氨水,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两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相同
B.用同浓度的盐酸中和时,消耗盐酸的体积相同
C.升高温度10℃,两溶液的pH仍相等
D.两溶液中OH-离子浓度相同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A、氨水浓度大;B、氨水消耗的盐酸多;C、氨水电离能力增大,pH大,D、正确;选D。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一定温度下,在氢氧化钡的悬浊液中,存在氢氧化钡固体与其电离的离子间的溶解平衡关系:Ba(OH)2(固体)Ba2++2OH-向此种悬浊液中加入少量的氢氧化钡粉末,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溶液中钡离子数目减小
B.溶液中钡离子浓度减小
C.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增大
D.pH值减小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错解分析】本题的另一错解是:当平衡发生移动时,一定会引起相应物质的数量变化。若是讨论某个具体物质的数量,它应该绝对变化,如溶质微粒个数,溶质质量和溶液质量等。但若讨论两个量的比值,在特定条件下可能不变,如溶解度,浓度等。本题讨论溶解平衡(分散系是悬浊液),其溶液为饱和溶液。温度不变时,各种离子的浓度保持不变,选项B、C、D皆与浓度有关,因此不变。而选项A中的钡离子的个数,随着水的量的减少,溶液质量、溶质质量都相应减少,其个数必然减少。
【正解】任何事物都存在矛盾的两个方面,在氢氧化钡溶解平衡中,再加入少量的氢氧化钡粉末,由于溶液中固体不存在浓度问题,思维定势所得的结论:对平衡没有影响。可是选项中所描述的物质,其量都发生变化,与结论相矛盾。从该体系的另一方面分析,是否水的量发生变化?由于加入的氢氧化钡粉末在水中转化结晶水合物,消耗了一定量的水,平衡发生移动。溶解的离子结合生成氢氧化钡的固体,引起溶解物质相应的量发生变化。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在25℃时,0.1 mol·L-1的HNO2、HCOOH、HCN、H2CO3的溶液中,它们的电离平衡常数分别为4.6×10-4、1.8×10-4、4.9×10-10、K1=4.3×10-7和K2=5.6×10-11,其中氢离子浓度最小的是
A.HNO2
B.HCOOH
C.HCN
D.H2CO3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