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6-26 01:08:26
1、选择题 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氯化铝溶液与过量氨水 Al3++3NH3·H2O →Al(OH)3↓+3NH4+
B.明矾净水原理:Al3++3H2O →Al(OH)3↓+3H+
C.将足量氯气通入溴化亚铁溶液:2Fe2++Cl2→2Fe3++2Cl-
D.偏铝酸钠溶液与过量盐酸AlO2-+H++H2O →Al(OH)3↓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维生素C具有的性质是:
A.难溶于水
B.强还原性
C.强氧化性
D.加热难分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维生素C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容易失去电子,是一种较强的还原剂,在碱性溶液中跟容易被氧化,加热易分解,因此B正确。
考点:考查维生素C的性质。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下列有机物分子在氢核磁共振谱中只给出一种信号的是
A.HCHO
B.CH3OH
C.HCOOH
D.CH3COOCH3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下列依据相关数据作出的推理和判断中,不正确的是
A.依据溶解度的数据,选择用重结晶的方法可将硝酸钾提纯
B.依据相对分子质量的数据,推测乙醇和丙烷沸点的相对高低
C.依据沸点的数据,判断用分馏的方法从石油中获取汽油和煤油等
D.依据燃烧热的数据、热化学方程式和盖斯定律,可计算一些反应的反应热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分析:A.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逐渐增大,结合重结晶的概念解答;
B.乙醇和丙烷虽都是分子晶体,但乙醇存在氢键;
C.根据分馏的原理解答;
D.运用盖斯定律可计算一些不易测定的反应的反应热;
解答:A.将晶体进行溶解或熔融而后又重新从溶液或熔体里析出晶体的过程称之为重结晶,如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混合物,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逐渐增大,而温度升高对氯化钠溶解度影响很小.则可在较高温度下将混合物溶液蒸发、浓缩,首先析出的是氯化钠晶体,除去氯化钠以后的母液再浓缩和冷却后,可得纯硝酸钾.重结晶往往需要进行多次,才能获得纯硝酸钾,故A正确;
B.根据丙烷的化学式(C3H8)可知,它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4,根据乙醇的化学式(C2H6O)可知,它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6,乙醇的沸点比丙烷高,但熔沸点除了和分子量有关外,与结构的关系更大,乙醇分子中存在羟基,存在氢键,而乙烷没有,所以乙醇的沸点比乙烷高,依据相对分子质量的数据无法判断,只有结构相似的物质(如甲烷和乙烷)才能直接用分子量判断,故B错误;
C.工业上常用“分馏法”把石油中的汽油、煤油、柴油等矿物质提炼出来,具体方法是给石油加热让其温度逐渐升高,在不同温度下得到各种油的蒸气,再让其分别冷却,得到各种油的液体,所以依据沸点的数据,判断用分馏的方法从石油中获取汽油和煤油等正确,故C正确;
D.盖斯定律可用于难于测定反应的反应热的计算,如C?(s)+O2(g)=CO2?(g)△H1=-Q1kJ/mol①,从方程式知C的燃烧热为Q1KJ?mol-1,CO的燃烧热为Q2?KJ?mol-1②,求C不完全燃烧生成CO的反应热,由盖斯定律可知,①-②得到C?(s)+
O2(g)=CO(g)△H=(-Q1kJ/mol)-(-Q2kJ/mol)=Q2-Q1kJ/mol,C不完全燃烧生成CO的反应热为Q2-Q1kJ,故D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依据相关数据作推理和判断,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充分理解各种物质的性质和明确各选项的相关原理,题目较简单.
本题难度:简单
5、填空题 化学在环境保护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催化反硝化法和电化学降解法可用于治理水中硝酸盐的污染。
(1)催化反硝化法中,H2能将NO3-还原为N2。25℃时,反应进行l0 min,溶液的pH由7变为l 2。
①N2的结构式为
②上述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其平均反应速率v(NO3-)为 mol·L-1·min-1。
③还原过程中可生成中间产物NO2-,写出2种促进NO2-水解的方法 。
(2)电化学降解NO3-的原理如下图所示。
①电源正极为 (填“A”或“B”),阴极反应式为:
②若电解过程中转移了2 mol电子,则膜两侧电解液的质量变化差(△m左-△m右)为 g。
参考答案:(1)①N≡N 2NO3-+5H2
N2+2OH-+4H2O 0.001mol/(L·min)
③加酸,升高温度,加水
(2)A, 2NO3-+6H2O+10e-=N2+12OH- ②14.4
本题解析: (1) ②废水不应显酸性(HNO3易挥发),而是中性或碱性,所以O2-在水中以H2O或OH-形式存在,有题意也可看出生成OH-(溶液pH由7变为12),依据氧化还原反应规律可配平: 
pH=12
c(H+)=1×10-12mol·L-1
c(OH-)=
1×10-2mol·L-1
υ(NO3-)=υ(OH-)= 1×10-10mol·L-1 /10min= 0.001mol·L-1·min-1
③由方程式知NO2-+H2O
HNO2+OH-△H>0 ,加热,加酸均可均可使平衡正向移动,促进NO2-转化。
(2)①2
O3-+10e-→
+6O2,所以B极为电源负极,A极为电源正极。
O2-+H2O=2OH-,可以写出阴极反应式:2NO3-+6H2O+10e-= N2↑+12OH-
② 左(+)阳极:4H2O(OH-)-4e-=4H++O2↑+2H2O
右(- )阴极:2NO3-+6H2O+10e-= N2↑+12OH-
10 e-
O2(左)- 1N2(右)-10H+
10mol
mol 1mol 10mol
2mol 0.5mol 0.2mol 2mol
由于阴阳极之间被质子交换膜隔开,左侧电解产生的H+会穿过质子交换膜进入右侧,所以:
△m左=m(O2)+m(H+)=0.5mol×32g·mol-1+2mol×1g·mol-1="18g"
△m右= m(N2)-m(H+)=0.2mol×28g·mol-1-2mol×1g·mol-1=3.6g
△m左-△m右="18g-3.6g" = 14.4g
考点:电解原理及相关计算。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