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6-26 00:20:09
1、选择题 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A(气)+3B(气) 2C(气)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
A.A、B、C的分子数比为132?
B.A、B、C的浓度相等
C.C生成的速率与C分解的速率相等?
D.单位时间生成n mol A,同时生成3n mol B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对于一个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的特征为1.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2.各物质的浓度保持不变。A选项,各物质在达到化学平衡时不一定是按化学计量数的比例存在。所以A选项是错误的。B选项是各物质的浓度保持不变,不是相等,所以B 选项是错误的。D应该为单位时间生成n mol A,同时消耗3n mol B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在一定条件下,已达平衡的可逆反应:2A(g)+B(g) ?2C(g),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平衡时,此反应的平衡常数K与各物质的浓度有如下关系:K=
B.改变条件后,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一定不变
C.如果改变压强并加入催化剂,平衡常数会随之变化
D.若平衡时增加A和B的浓度,则平衡常数会减小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对于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可逆反应来说,当反应达到化学平衡时,各生成物的浓度幂指数的乘积与各反应物的浓度幂指数乘积的比是个常数。这个常数就是化学平衡常数。化学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而与浓度、压强等无关。根据化学平衡常数的定义可知A.平衡时,此反应的平衡常数K与各物质的浓度有如下关系:K=是正确的。B.如果改变的条件温度,则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改变,若改变的是其它条件,则平衡常数K不变。错误。C.如果改变压强并加入催化剂,温度没变,平衡常数也不会随之变化。错误。D.若平衡时只是增加A和B的浓度,并未改变温度,平衡常数不变。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
3、填空题 (12分)在100 ℃时,将0.40 mol二氧化氮气体充入2 L抽空的密闭容器中,每隔一定时间就对该容器内的物质进行分析,得到如下表数据:
时间(s) | 0 | 20 | 40 | 60 | 80 |
n(NO2)/mol | 0.40 | n1 | 0.26 | n3 | n4 |
n(N2O4)/mol | 0.00 | 0.05 | n2 | 0.08 | 0.08 |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可逆反应H2(g) + I2(g) 2HI(g)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A.H2、I2、HI的浓度相等
B.H2、I2、HI的浓度之比为1:1:2
C.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
D.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在一定条件下,当可逆反应的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时(但不为0),反应体系中各种物质的浓度或含量不再发生变化的状态,称为化学平衡状态。颜色的深浅与单质碘的浓度有关系,混合气的颜色不再发生变化,说明单质碘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可以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平衡时各种物质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但各种的浓度之间不一定满足某种关系,所以选项AB不能说明;混合气体的总质量不变,随反应进行,反应混合物的物质的量也不变,所以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始终是不变。因此当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时,不能说明到达平衡,答案选D。
点评:该题是中等难度的试题,也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和考点。试题针对性强,难易适中,侧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解题方法的指导与训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该题的关键是明确平衡状态的特点,然后结合具体的可逆反应灵活运用即可。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对于可逆反应2NO2N2O4,下列说法能证明反应已达平衡状态的是?
⑴温度和体积一定时,某一生成物浓度不再变化;
⑵温度和体积一定时,容器内压强不再变化;
⑶条件一定,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变化;
⑷温度和体积一定时,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发生变化;
⑸温度和压强一定时,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发生变化;
参考答案:⑴⑵⑶⑷⑸
本题解析:⑴条件一定时,某一生成物浓度不再变化,说明了“定”的真正含义,故正确;⑵此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相等,当温度、体积一定时,压强不变能说明任何物质的物质的量不变,为“定”值,故反应已达平衡状态;⑶此反应前后气体物质的量不相等,质量不变,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变化能说明任何物质的物质的量不变,为“定”值,故反应已达平衡;⑷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发生变化,说明各物质的浓度不变,证明反应已达平衡状态;⑸此反应前后气体物质的量不相等,当温度、压强一定时,体积不变,密度不变,能说明反应已达平衡状态。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