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6-26 00:05:32
1、选择题 下列关于SO2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SO2与水的反应具有可逆性
B.SO2是一种强氧化剂
C.SO2是形成酸雨的原因之一
D.SO2易溶于水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下列物质里含氢原子数最多的是
A.1 mol H2
B.0.5 mol NH3
C.0.1 mol CH4
D.0.3 mol H3PO4
参考答案:BC
本题解析:A选项中,n(O)="2" n(O2)=2×=0.3 mol,N(O)=0.3 mol NA;所以A选项错误。
K原子变为K+的反应为:K-e-====K+;n(e-)=n(K)==0.1 mol;N(e-)=0.1 mol NA;B选项正确。
n(H2O)==1 mol,n(H2O中原子)="3" mol;N(H2O中原子)=3 mol NA;C选项正确。
He(g)是稀有气体,稀有气体分子都是单原子分子;故n(He原子)=n(He分子)==0.5 mol;N(He原子)=0.5 mol NA;D选项错误。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由下列实验事实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A
B.B
C.C
D.D
参考答案:CD
本题解析:分析:A.氯气是单质,电解质必须为化合物;
B.白色沉淀为硫酸钡;
C.根据强酸制取弱酸的原理来分析;
D.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胶体能透过滤纸,浊液不能透过滤纸.
解答:A.Cl2的水溶液中有离子,能导电,但氯气是单质,电解质必须为化合物,所以氯气不属于电解质,故A错误;
B.将SO2通入Ba(NO3)2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白色沉淀,该白色沉淀为硫酸钡,硫酸钡不溶于硝酸,故B错误;
C.Na2SiO3溶液中通CO2气体出现浑浊,生成不溶于水的硅酸,由强酸制取弱酸的原理可知,酸性为H2SiO3<H2CO3,故C正确;
D.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胶体能透过滤纸,浊液不能透过滤纸,则分散系中分散质粒子的大小:Fe(OH)3悬浊液>Fe(OH)3胶体,故D正确;
故选CD.
点评:本题考查实验方案的评价,题目难度中等,明确物质的性质及物质的分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在标准状况下①6.72L?CH4?②3.01×1023个HCl分子?③13.6g?H2S?④0.2mol?NH3,下列对这四种气体的关系从大到小表达正确的是
a.体积②>③>①>④
b.密度②>③>④>①
c.质量②>③>①>④
d.氢原子个数①>③>④>②
A.a?b?c
B.b?c?d
C.a?b?c?d
D.a?c?d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分析:a、相同条件下,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据此判断;
b、相同条件下,密度之比等于摩尔质量之比;
c、计算各物质的质量进行比较;
d、计算出各物质的物质的量,结合化学式判断H原子的物质的量,据此解答.
解答:①6.72L?CH4?物质的量为=0.3mol,②3.01×1023个HCl分子的物质的量为0.5mol,③13.6g?H2S?的物质的量为
=0.4mol,④0.2mol?NH3.
a.相同条件下,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所以体积体积②>③>①>④,故a正确;
b.各物质的摩尔质量分别为①CH4?为16g/mol②HCl为36.5g/mol?③H2S?为34g/mol④NH3为17g/mol,相同条件下,密度之比等于摩尔质量之比,所以密度②>③>④>①,故b正确;
c.各物质的质量分别为①CH4?为0.3mol×16g/mol=4.8g②HCl为0.5mol×36.5g/mol=33.25g?③H2S?13.6g④NH3为0.2mol×17g/mol=3.4g,所以质量②>③>①>④,故c正确;
d.各物质中H原子的物质的量分别为①CH4?为0.3mol×4=1.2mol②HCl为0.5mol③H2S?0.4mol×2=0.8mol④NH3为0.2mol×3=0.6mol,所以氢原子个数①>③>④>②,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阿伏伽德罗定律及推论、常用化学计量数的有关计算,难度不大,注意基础知识的掌握.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只有链烃基与羧基直接相连的化合物才叫羧酸
B.一元脂肪酸的组成都符合通式CnH2nO2
C.羧酸的酸性都比碳酸的弱
D.甲酸乙酯、乙酸甲酯、丙酸互为同分异构体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只要是烃基和羧基相连构成的有机化合物都统称为羧酸;饱和一元羧酸的通式是CnH2nO2;除高级脂肪酸外,一般常见羧酸的酸性都比碳酸的强;同碳原子数的羧酸和酯互为同分异构体.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