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知识点归纳《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考点特训(2020年冲刺版)(三)

时间:2025-06-26 00:04:46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有一支50mL酸式滴定管中盛盐酸,液面恰好在a mL刻度处,把管内液体全部放出,盛入量筒内,所得液体体积一定是
A.大于(50-a)mL
B.大于a mL
C.(50-a) mL
D.a mL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滴定管0刻度以下尖嘴部分没有刻度,液体全部放出放出时,尖嘴部分的液体也放出了,从而使得放出的液体体积大于a mL。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某溶液,下列情况会使配制溶液浓度偏高的是
A.转移时有少量溶液洒到外面
B.容量瓶中原来含有少量蒸馏水
C.未洗涤烧杯和玻璃棒
D.定容时俯视刻度线观察液面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根据c=,转移时有少量溶液洒在外面,溶质的质量比正常值小,所以偏低;容量瓶中原来含有少量蒸馏水,既不影响溶质的质量也不影响溶液的体积,所以无影响;为洗涤烧杯和玻璃棒,溶质的质量比正常值小,所以偏低;定容时俯视液面,溶液的体积比正常值小,所以偏大。答案选D。
点评:误差分析时,主要根据公式c=而确定,当溶质的物质的量比正常值大,溶液的浓度偏高,当溶液的体积比正常值大,溶液的浓度偏小。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下列实验装置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A、应把碳酸钠固体放在外边大试管中,碳酸氢钠放在里边的小试管中,加热碳酸钠固体的温度高,而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说明碳酸钠不易分解,故能说明碳酸钠的热稳定性大于碳酸氢钠,故A不能达到相应的实验目的;B、通过推拉活塞来改变锥形瓶中的压强,若容器的气密性良好,长颈漏斗内的液面就会发生变化,故能达到实验目的;C、玻璃棒引流,且把玻璃棒下端放在容量瓶的刻度线以下即可实现液体的转移;D、挤压胶头滴管,水进入平底烧瓶,氨气溶于水,烧瓶内的压强减小,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气球鼓起,故能达到实验目的;故选A。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下列有关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为测定熔融氢氧化钠的导电性,可在瓷坩埚中熔化氢氧化钠固体后进行测量
B.除去铁粉中混有的少量铝粉,可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完全反应后过滤
C.将氯气通入品红溶液,溶液红色褪去,加热后又恢复红色
D.某溶液中加入盐酸能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该溶液中一定含有CO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瓷坩埚主要成分SiO2与NaOH反应,A错误;铁粉与氢氧化钠溶液不反应,B正确;氯气的漂白是不可逆的,C错误;加入盐酸能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的溶液中也可能含有H CO3—,D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下列基本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用pH试纸测定某一溶液的pH时,将pH试纸放入溶液中观察其颜色变化,跟标准比色卡比较
B.过滤时,漏斗里液体的液面要高于滤纸的边缘
C.胶头滴管的管口直接伸入试管里滴加液体,以免外溅
D.实验室取用液体药品做实验时,如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取1~2 mL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不正确,应该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点在试纸上;B不正确,过滤时,漏斗里液体的液面要低于滤纸的边缘;C不正确,胶头滴管应该垂直于试管口上方,不能直接伸入试管里,因此正确的答案选D。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