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6-25 22:44:44
1、填空题 学习化学应该明确“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道理.在生产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化学反应.请你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注意反应条件并配平)
(1)已知氯化铁溶液跟铜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氯化亚铁.电子工业常用30%的FeCl3溶液腐蚀敷在绝缘板上的铜箔,制造印刷电板______.
(2)玻璃中含有SiO2,不能用带磨口玻璃塞的试剂瓶保存碱性溶液的原因______.
(3)胃舒平含有氢氧化铝,可用来治疗胃酸(盐酸)过多______.
(4)在高温下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可以制得金属铁______.
(5)将铁加入硫酸铜溶液中炼铜(湿法炼铜)______.
(6)工业上用氯气和消石灰(氢氧化钙乳浊液)反应制取漂白粉(主要成分是氯化钙和次氯酸钙)______.
参考答案:(1)氯化铁溶液跟铜反应,+3价的铁离子被还原成+2价的铁离子,铜单质被氧化成+2价的铜离子.
故答案为:2FeCl3+Cu=CuCl2+2FeCl2;
(2)带磨口玻璃塞的试剂瓶,由于磨口接触面积大,SiO2和NaOH反应生成具有粘性的硅酸钠,不便于下一次打开.故答案为:SiO2+2NaOH=Na2SiO3+H2O;
(3)氢氧化铝和胃酸(盐酸)反应生成盐和水.故答案为:Al(OH)3+3HCl=AlCl3+3H2O;
(4)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可以制得金属铁.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能将氧化铁中的+3价的铁还原为0价.故答案为:3CO+Fe2O3高温.3CO2+2Fe;
(5)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铁能将铜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故答案为:Fe+CuSO4=FeSO4+Cu;
(6)氯气和消石灰(氢氧化钙乳浊液)反应,氯从单质氯气中的零价氯变为产物CaCl2中-1价和产物Ca(ClO)2中+1价.故答案为: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对于反应 3 Cu + 8 HNO3 =" 3" Cu(NO3)2 + 2NO↑+ 4H2O,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比为8: 3
B.被还原的HNO3和起酸性作用的HNO3的物质的量的比为2∶3
C.该反应的电子转移数为6e-
D.该反应中Cu(NO3)2为氧化产物,H2O为还原产物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正确答案:C
A.不正确,8molHNO3中氧化剂只有2mol,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比为2: 3
B.不正确,被还原的HNO3和起酸性作用的HNO3的物质的量的比为1∶3
C.正确,3molCu失去6mol电子,该反应的电子转移数为6e-?
D.不正确,该反应中Cu(NO3)2为氧化产物,NO为还原产物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根据相关的化学原理,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由于水中存在氢键,所以稳定性:H2O>H2S
B.由于二氧化硅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二氧化碳的大,所以沸点:SiO2>CO2
C.若A2 + 2D— ="=" 2A— + D2,则氧化性D2>A2
D.若R2—和M+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则离子半径R2—>M+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氢键不是化学键,一般影响物质的物理性质,而不能物质的稳定性。氢化物的稳定性与化学键有关系,A不正确;二氧化硅形成的晶体是原子晶体,而CO2形成的晶体是分子晶体,所以二氧化硅的熔沸点高于CO2的,B不正确;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的,则如果A2 + 2D—=2A— + D2,则氧化性A2>D2,C不正确;若R2—和M+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则原子序数一定是R的小于M的,在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条件下,微粒半径随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减小,即离子半径R2—>M+,D正确,答案选D。
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和重要的考点,试题针对性强,贴近高考。试题在注重对基础知识巩固和训练的同时,侧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解题方法的指导与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背景材料:(1)重庆工商及警方查获灌注重晶石粉的活鸡近千只。(2)台湾查获饮料食品违法添加有毒塑化剂一邻苯二甲酸酯(DEHP)。(3)铅中毒被视为当今儿童智能发育的“第一杀手”。(4)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造成含131I的放射性物质泄漏。下列有关说法正确是(?)
A.重晶石的主要成分是硫酸钡,可溶于胃酸
B.塑化剂和塑料都是高分子化合物
C.82Pb位于周期表第六周期IVA族
D.碘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31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填空题 钠是活泼的碱金属元素,钠及其化合物在生产和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完成下列计算:
(1)叠氮化钠(NaN3)受撞击完全分解产生钠和氮气,故可应用于汽车安全气囊。若产生40.32 L(标准状况下)氮气,至少需要叠氮化钠________g。
(2)钠?钾合金可在核反应堆中用作热交换液。5.05 g钠?钾合金溶于200 mL水生成0.075 mol氢气。
①计算溶液中氢氧根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忽略溶液体积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计算并确定该钠?钾合金的化学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氢氧化钠溶液处理铝土矿并过滤,得到含铝酸钠的溶液。向该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有下列反应:
2NaAlO2+3H2O+CO2=2Al(OH)3↓+Na2CO3
已知通入二氧化碳336 L(标准状况下),生成24 mol Al(OH)3和15 mol Na2CO3,若通入溶液的二氧化碳为112 L(标准状况下),计算生成的Al(OH)3和Na2CO3的物质的量之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常温下,称取不同氢氧化钠样品溶于水,加盐酸中和至pH=7,然后将溶液蒸干得氯化钠晶体,蒸干过程中产品无损失。
| ? | 氢氧化钠质量(g) | 氯化钠质量(g) |
| ① | 2.40 | 3.51 |
| ② | 2.32 | 2.34 |
| ③ | 3.48 | 3.51 |
参考答案:(1)78
(2)①0.75 mol/L?②NaK2
(3)4:5
(4)结论:实验①所取氢氧化钠样品是NaOH;
实验②和实验③所取氢氧化钠样品应该是NaOH·H2O。
本题解析:(1)设需要叠氮化钠的质量为x。
2NaN3
2Na+3N2↑
2 mol×65 g/mol 3 mol×22.4 L/mol
? x 40.32 L
则x=78 g。
(2)①c(OH-)=
×1000=0.75 mol/L
②设上述合金中含a mol钠、b mol钾
a+b=0.075×2
23a+39b=5.05 a=0.050 mol b=0.10 mol
该钠?钾合金化学式为NaK2。
(3)溶液含氢氧化钠。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的碳酸钠:
15-
×24=3 mol
112 L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
=5 mol
n[Al(OH)3]:n(Na2CO3)=[(5-3)×2]:5=4:5
(4)由氯化钠质量推算,氢氧化钠样品摩尔质量为
M1(氢氧化钠)=
×2.40=40 g/mol
M2(氢氧化钠)=
×2.32=58 g/mol
M3(氢氧化钠)=
×3.48=58 g/mol
结论:实验①所取氢氧化钠样品是NaOH;
实验②和实验③所取氢氧化钠样品应该是NaOH·H2O。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