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6-25 22:38:04
1、选择题 在标准状况下H2和Cl2的混合气体a L,经光照后完全反应,所得气体恰好能使b mol的NaOH完全转化为盐,则a、b的关系不可能是下列的(?)
A.b=
B.b>
C.b≥
D.b<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所发生的反应有:H2+Cl2
2HCl? HCl+NaOH====NaCl+H2O
若Cl2过量还有:2NaOH+Cl2====NaCl+NaClO+H2O
由以上反应可知:n(NaOH)=2n(Cl2),故可用极值法求解。
若a L全为H2时,耗NaOH的物质的量为0,若a L全为Cl2时,消耗NaOH量最大:
×2 mol=
mol,故对二者混合气体耗NaOH量应介于0与
mol之间。
本题难度:简单
2、填空题 (9分)请利用下列装置及试剂组装一套装置。
其流程是,先制取纯净干燥的Cl2(不收集),后试验干燥的Cl2和潮湿的Cl2有无漂白性。
(1)按气体从左向右流向将各装置依次连接起来(填字母序号):
a接____ _____ 接 ______?_____接______?_______接______? _______ 接h 。
(2)烧
瓶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E装置的作用是?,F装置的作用是?。
(4)C瓶中的现象是?,B瓶中的现象是?。以上事实说明起漂白作
用的物质是?。
参考答案:(9分)(1)ijgfedbc(2分)(2)MnO2+4HCl(浓)
MnCl2+Cl2↑+2H2O(2分)
(3)吸收多余的氯气防止污染空气(1分)?除去Cl2中HCl气体(1分)
(4)有色布条不褪色?有色布条褪色?次氯酸(H
ClO)(
每空1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下列有关化学反应过程或实验现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氨气的水溶液可以导电,说明氨气是电解质
B.漂白粉和明矾都常用于自来水的处理,二者的作用原理是相同的
C.在滴有酚酞的Na2CO3溶液中慢慢滴入BaCl2溶液,溶液的红色逐渐褪去
D.氯气可以使湿润的有色布条褪色,说明氯气具有漂白作用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错,氨气属于非电解质;B错,漂白粉净水原理为强氧化性,明矾净水为生成了氢氧化铝胶体,胶体的吸附作用净水;C正确;D错,氯气本身无漂白性,只有与水反应生成了HCLO,HCLO具有漂白性;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关于氯水说法正确的是( )
A.新制氯水中只含有Cl2、H2O分子
B.新制氯水可使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
C.光照氯水有气泡冒出,该气体是主要是氯气
D.氯水久置后,溶液内与原来相比Cl-浓度保持不变
参考答案:A.所含分子有Cl2和H2O、HClO等,故A错误;
B.新制的氯水中含HCl、HClO,酸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而HClO具有漂白性,则溶液褪色,故B正确;
C.氯水光照条件下有气泡逸出,发生2HClO光照.2HCl+O2↑,生成气体为氧气,故C错误;
D.光照条件下HClO分解生成HCl,则溶液内与原来相比Cl-浓度增大,故D错误.
故选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实验题 (6分)已知Cl2+H2O
?HCl+HClO。为了探究HClO的漂白性,某同学设计了如下的实验。
(1)通入Cl2后,从集气瓶A中干燥的红色布条没有褪色的现象可得出的结论是??;
从集气瓶B中湿润的红色布条的现象可得出的结论是??。
(2)为了确证是HClO使湿润的红色布条褪色,你认为还应增加的实验是??。
参考答案:(6分,每空2分)
⑴干燥的氯气无漂白性;⑵潮湿的氯气具有漂白性;⑶HCl不能使湿润的红色布条褪色
本题解析:(1)干燥的红色布条没有褪色,说明干燥的氯气无漂白性。集气瓶B中湿润的红色布条褪色,说明潮湿的氯气具有漂白性。
(2)由于氯气和水反应还有氯化氢生成,所以还必须增加氯化氢能否使布条褪色的实验。
点评:该题属于基础性试题,难度不大。关键是注意要有对比实验,以增强实验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