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6-25 22:36:27
1、选择题 甲、乙两烧杯中各盛有100mL 3mol·L—1的盐酸和NaOH溶液,向两烧杯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铝粉,反应结束后,测得生成的气体体积比为V(甲):V(乙)=1:2,则加入铝粉的质量为(?)
A 5.4g ?B 3.6g ?C 2.7g ?D 1.6g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铝粉和盐酸反应方程式2Al+6HCl=2AlCl3+3H2,铝粉和NaOH反应方程式2Al+2NaOH+2H2O=2NaAlO2+3H2,根据方程式关系看到消耗等量的铝,需要盐酸的物质的量比NaOH多,但反应中V(甲):V(乙)=1:2,可知盐酸完全参与反应,根据H守恒,可知V(甲)=0.15mol,则V(乙)=0.3mol,对应方程式可知n(Al)=0.2mol,则加入铝粉的质量为5.4克,A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2、实验题 (6分)某学生用已知质量y g的表面皿,准确称取w g NaOH固体。他在托盘天平的右盘上放(w+y)g砝码,在左盘的表面皿中加入NaOH固体,这时指针偏向右边(如图所示):
(1)下面他的操作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_________________。
(2)若称取的w g NaOH刚好可配制0.5mol·L-1NaOH溶液500mL。在下列配制500mLNaOH溶液过程示意图中有错误的是(填操作序号)?
参考答案:继续往表面皿中加入NaOH固体,使指针刚好停在中间刻度
①③⑥(每空2分)
本题解析:(1)指针偏向右边,说明右侧重,氢氧化钠的质量不足。因此正确的操作是继续往表面皿中加入NaOH固体,使指针刚好停在中间刻度。
(2)量筒只能量取液体,不能用来稀释,①不正确。转移时玻璃棒的下端应靠在容量瓶中刻度线的下面,③不正确。定容时读数应该是平时读数,⑥不正确。所以答案选①、③、⑥。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下列数量的各物质所含原子数按由大到小顺序排列的是
①0.5molNH3 ②标况下22.4LHe ③4℃时18mL水 ④0.8molNa3PO4
A.①④③②
B.④③②①
C.②③④①
D.④③①②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①0.5mol NH3含有原子物质的量为0.5molx4=2mol;②标况下22.4L He的物质的量为1mol,氦气是单原子分子,每个氦气分子含有1个原子,含有的原子的物质的量为1mol;③4℃时18mL水的质量为18g,物质的量为1mol,每个水分子含有3个原子,含有的原子的物质的量为3mol;④0.8molNa3PO4含有原子物质的量为0.8molx8=6.4mol.所以含有的原子数目由大到小顺序为④③①②.答案选D.
考点:物质的量的有关计算
本题难度:一般
4、填空题 用98%的浓H2SO4(ρ=1.84g/cm3)配制500mL 0.5mol/L的稀H2SO4,请按要求填空:
(1)所需浓H2SO4的体积为______mL(小数点后保留1位)
(2)如果实验室有10mL、20mL、50mL量筒,应选用______mL量筒,实验中还需要用到的仪器有______
(3)若实验中出现下列现象对所配溶液浓度有什么影响?(填偏高、偏低、无影响)
①浓硫酸溶解后未冷至室温即进行定容______
②定容时俯视刻度线______.
参考答案:(1)浓H2SO4的物质的量浓度c=1000×1.84×98%98mol/L=18.4mol/L,根据稀释定律,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设浓硫酸的体积为xmL,所以xmL×18.4mol/L=500mL×0.5mol/L,
解得:x≈13.6,所以应量取的浓硫酸体积是13.6mL,
故答案为:13.6;
(2)需浓硫酸的体积为13.6mL,所以需要选择20mL量筒;
配制步骤有量取、稀释、移液、洗涤、定容、摇匀等操作,一般用量筒量取(用到胶头滴管)称量,在烧杯中稀释,冷却后转移到500mL容量瓶中,并用玻璃棒引流,当加水至液面距离刻度线1~2cm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所以需要的仪器为:玻璃棒、烧杯、胶头滴管、20mL量筒、500mL容量瓶;
故答案为:20;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500mL容量瓶;
(3)①浓硫酸溶解后未冷至室温即进行定容,导致溶液的体积偏小,配制溶液的浓度偏高,
②定容时俯视刻度线,导致溶液的体积偏小,配制溶液的浓度偏高,
故答案为:偏高;偏高.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标准状况下O2和N2的混合气体 mg含有b个分子,则n g该混合气体在相同状况下所占的体积应是
[? ]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